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鉴定意见的法庭质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界定及价值分析第11-16页
    1.1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界定第11-13页
        1.1.1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概念解析第11-12页
        1.1.2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内容第12-13页
        1.1.3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特点第13页
    1.2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价值分析第13-16页
        1.2.1 实体价值---查明案件事实第13-14页
        1.2.2 程序价值---实现控辩平衡第14-15页
        1.2.3 社会价值---庭审实质化的内在需求第15-16页
第2章 国外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考察第16-24页
    2.1 国外鉴定意见质证的模式第16-17页
        2.1.1 英美法系鉴定意见质证模式第16页
        2.1.2 大陆法系鉴定意见质证模式第16-17页
    2.2 国外鉴定意见质证的内容第17-18页
        2.2.1 英美法系鉴定意见质证内容第17页
        2.2.2 大陆法系鉴定意见质证内容第17-18页
    2.3 国外鉴定意见质证的程序第18-24页
        2.3.1 英美法系鉴定意见质证程序第18-21页
        2.3.2 大陆法系鉴定意见质证程序第21-24页
第3章 我国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4-31页
    3.1 我国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的现状第24-27页
        3.1.1 立法不成熟、不完备,缺乏系统性第24-25页
        3.1.2 被告方质证权利常被忽视第25-26页
        3.1.3 鉴定人出庭率低,质证过程形式化第26-27页
    3.2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现状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3.2.1 法官、鉴定人、当事人认识上存在偏差第27-28页
        3.2.2 控辩双方诉讼地位不平衡第28-29页
        3.2.3 缺乏严密的质证规则第29-31页
第4章 刑事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完善第31-49页
    4.1 质证规则的完善第31-36页
        4.1.1 完善非法鉴定意见排除规则第31-32页
        4.1.2 确立可靠性规则第32-35页
        4.1.3 增加必要性规则第35-36页
    4.2 质证程序的完善第36-38页
    4.3 配套制度的完善第38-49页
        4.3.1 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第38-42页
        4.3.2 确立鉴定意见庭前开示制度第42-44页
        4.3.3 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第44-46页
        4.3.4 强化律师质证的主体作用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6年级农村小学生社会比较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法治视野下监狱老病残罪犯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