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3页 |
·雄性不育 | 第12-16页 |
·雄性不育的类型 | 第12-13页 |
·雄性不育的发生器官 | 第13-14页 |
·温光敏雄性不育 | 第14-16页 |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蛋白质组学的实验技术 | 第16-20页 |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第二章 雄性不育保持系及保持系种子的发芽试验 | 第23-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种子发芽试验 | 第23-24页 |
·种子的表面消毒 | 第23页 |
·不同试剂处理玉米种子 | 第23页 |
·发芽温度处理 | 第23页 |
·萌发试验 | 第23-24页 |
·玉米大田试验 | 第24页 |
·玉米的种植 | 第24页 |
·正常植株去雄 | 第24页 |
·雄性不育保持系的授粉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种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不同温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种子的发芽率 | 第25页 |
·雄性不育系玉米的种植 | 第25-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30-38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酶液的提取 | 第30页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30-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SOD 的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POD 的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CAT 的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36页 |
·问题与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SDS-PAGE 及质谱分析 | 第38-55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实验试剂配制 | 第38-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42页 |
·SDS-PAGE 条件优化 | 第39-40页 |
·提取叶片蛋白质方法的优化 | 第39页 |
·三氯乙酸沉淀法 | 第39-40页 |
·SDS-PAGE 电泳优化 | 第40页 |
·质谱分析 | 第40-42页 |
·样品处理 | 第40-41页 |
·质谱点样 | 第41页 |
·质谱查询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50页 |
·优化的电泳结果 | 第42-44页 |
·三种方法提取蛋白质的 SDS-PAGE 结果 | 第42页 |
·不同浓度的凝胶的电泳结果对比 | 第42-43页 |
·不同上样量的凝胶电泳的结果 | 第43页 |
·优化条件后的蛋白电泳图谱 | 第43-44页 |
·雄性不育系玉米叶片及其保持系叶片的SDS 电泳图谱 | 第44-45页 |
·质谱分析结果 | 第45-50页 |
·指纹图谱结果 | 第45-46页 |
·蛋白质数据检索结果 | 第46-47页 |
·蛋白质查询 | 第47-48页 |
·蛋白质查找 | 第48-50页 |
·问题与讨论 | 第50-54页 |
·关于 SDS-PAGE | 第50-51页 |
·关于质谱分析 | 第51-52页 |
·关于 Annexin 蛋白质 | 第52-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