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0页 |
·环境中的镉 | 第11-12页 |
·镉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镉污染来源和现状 | 第11-12页 |
·植物对镉的吸收转运与积累 | 第12-14页 |
·镉进入植物根细胞的途径 | 第12页 |
·根系细胞对镉的吸收固定 | 第12-13页 |
·液泡对镉的吸收固定 | 第13页 |
·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 | 第13-14页 |
·镉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与分布 | 第14页 |
·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6页 |
·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4-15页 |
·镉对根发育的影响 | 第15页 |
·镉对叶片发育的影响 | 第15页 |
·镉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镉对植物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15页 |
·镉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15-16页 |
·植物对镉的耐性机制 | 第16-17页 |
·络合解毒机制 | 第16-17页 |
·区域划分 | 第17页 |
·植物对镉的外排与富集 | 第17页 |
·抗氧化胁迫 | 第17页 |
·植物修复技术 | 第17-18页 |
·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 第17-18页 |
·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页 |
·黑麦草 | 第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镉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0-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材料 | 第20页 |
·材料处理与培养 | 第20页 |
·测定指标 | 第20页 |
·资料统计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镉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0-21页 |
·镉对黑麦草种子芽长和根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镉对黑麦草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3-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页 |
·材料处理与培养 | 第23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镉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镉对黑麦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镉对黑麦草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6页 |
·镉对黑麦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镉对黑麦草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镉对黑麦草超氧阴离子、MDA 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镉对黑麦草SOD、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黑麦草对镉的吸收、累积与分布 | 第33-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材料 | 第33页 |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33页 |
·测定分析方法 | 第33页 |
·植物样品中Cd 含量测定 | 第33页 |
·黑麦草Cd 富集能力计算 | 第33页 |
·细胞各部分Cd 含量测定 | 第33页 |
·数据统计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镉在黑麦草不同生长部位的分布 | 第33-34页 |
·镉在黑麦草体内的亚细胞分布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