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评述第12-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8-20页
        1.5.1 研究思路第18页
        1.5.2 研究框架第18-20页
    1.6 本文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9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1-23页
        2.1.1 医疗保险第21页
        2.1.2 社会保障第21-22页
        2.1.3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22页
        2.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第22-23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3-29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3-24页
        2.2.2 社会保障理论第24-26页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6-27页
        2.2.4 社会公平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新农合”运行的必要性、特点及发展情况第29-40页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第29-31页
        3.1.1 “新农合”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需要第29-30页
        3.1.2 “新农合”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30页
        3.1.3 “新农合”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第30页
        3.1.4 “新农合”是缓解农民就医压力的需要第30-31页
    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第31-33页
        3.2.1 责任明确第32页
        3.2.2 有重点、分层次第32页
        3.2.3 自愿原则第32-33页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基本模式第33-34页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主要成就第34-40页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存问题第40-50页
    4.1 政府职责问题第40-43页
        4.1.1 政府重视程度较低第40-41页
        4.1.2 政府监督力度较弱第41-42页
        4.1.3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第42页
        4.1.4 政府宣传作用有限第42-43页
    4.2 资金筹集问题第43-45页
        4.2.1 资金筹集渠道狭窄第43页
        4.2.2 资金筹集办法不稳定第43-44页
        4.2.3 资金补偿措施不合理第44页
        4.2.4 资金被挪用现象依然存在第44-45页
    4.3 医疗体制问题第45-47页
        4.3.1 定点医疗机构行为失范第45-46页
        4.3.2 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第46页
        4.3.3 医疗信息化程度不高第46-47页
        4.3.4 医疗报销过程过于复杂第47页
    4.4 农民个体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4.4.1 农民参合意识较低第47-48页
        4.4.2 农民参合信心受挫第48页
        4.4.3 农民缺乏制度认同感第48-50页
第五章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50-58页
    5.1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简介第50-53页
        5.1.1 英国的医疗保险模式第50-51页
        5.1.2 美国的医疗保险模式第51-52页
        5.1.3 德国的医疗保险模式第52页
        5.1.4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险模式第52-53页
    5.2 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第53-58页
        5.2.1 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第53-54页
        5.2.2 医疗保险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第54-55页
        5.2.3 政府责任的强化与市场机制的引入第55-56页
        5.2.4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第56-58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第58-66页
    6.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应对思路第58-60页
        6.1.1 顶层设计与制度细化相结合第58-59页
        6.1.2 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险相结合第59页
        6.1.3 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第59-60页
        6.1.4 “保大病”与“保小 病”相结合第60页
    6.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平台建设第60-63页
        6.2.1 建立制度运行的竞争机制第60-61页
        6.2.2 推进制度运行的信息化建设第61-62页
        6.2.3 提升农村医疗保险服务水平第62页
        6.2.4 构建农村医疗保险评价体系第62-63页
    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基本途径第63-66页
        6.3.1 政府应提供多维度的支持第63页
        6.3.2 资金来源应多渠道地供给第63-64页
        6.3.3 建立层级化医疗机构网络第64页
        6.3.4 农民积极参与合作医疗保险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亳州牡丹皮产地加工、储藏方法及不同商品规格等级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ZigBee&WiFi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