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亳州牡丹皮产地加工、储藏方法及不同商品规格等级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亳州牡丹皮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第15-30页
    1 亳州牡丹皮产地加工的考察第15页
    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5-17页
        2.1 实验材料第15-16页
        2.2 仪器第16页
        2.3 样品加工第16-17页
    3 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考察第17-19页
        3.1 水分第17页
        3.2 总灰分第17-18页
        3.3 浸出物第18-19页
    4 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测定第19-29页
        4.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19页
        4.2 流动相选择第19页
        4.3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19页
        4.4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19-20页
        4.5 色谱条件第20页
        4.6 方法学考察第20-24页
            4.6.1 线性关系考察第20-22页
            4.6.2 精密度试验第22-23页
            4.6.3 重复性试验第23页
            4.6.4 稳定性试验第23页
            4.6.5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23-24页
        4.7 样品的测定第24-28页
        4.8 分析与讨论第28-29页
    5 结论第29-30页
第二章 亳州牡丹皮储藏方法的研究第30-37页
    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0页
        1.1 实验材料第30页
        1.2 仪器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1 牡丹皮的不同包装材料第30-31页
        2.2 牡丹皮的不同储藏条件第31页
        2.3 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测定第31页
            2.3.1 供试品的制备第31页
            2.3.2 色谱条件第31页
        2.4 统计学方法第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3.1 不同储藏方法四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第31-33页
        3.2 不同储藏方法相关性分析第33-35页
    4 讨论第35-36页
    5 结论第36-37页
第三章 亳州牡丹皮不同商品规格等级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第37-61页
    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沿革第37页
    2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市场调查第37-38页
    3 亳州牡丹皮药材商品等级划分的评价第38-46页
        3.1 样品的采集第38页
        3.2 样品的加工与分档第38-39页
        3.3 加工的样品实物图第39页
        3.4 检查第39-40页
            3.4.1 水分第39页
            3.4.2 总灰分第39-40页
        3.5 浸出物第40-41页
        3.6 样品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四种成分含量测定第41-42页
            3.6.1 供试品的制备第41页
            3.6.2 色谱条件第41-42页
        3.7 结果分析第42-46页
            3.7.1 聚类分析第42-43页
            3.7.2 主成分分析第43-46页
        3.8 讨论第46页
    4 市售亳州牡丹皮饮片不同商品规格综合质量评价第46-59页
        4.1 样品的采集第46页
        4.2 样品的来源及规格第46-47页
        4.3 样品的外观性状及实物图第47-50页
        4.4 检查第50-51页
            4.4.1 水分第50-51页
            4.4.2 总灰分第51页
        4.5 浸出物第51-52页
        4.6 样品中四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第52-56页
            4.6.1 供试品的制备第52页
            4.6.2 色谱条件第52页
            4.6.3 四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第52-56页
        4.7 结果分析第56-59页
            4.7.1 聚类分析第56-57页
            4.7.2 主成分分析第57-59页
        4.8 价格与指标的相关性第59页
    5 讨论第59页
    6 结论第59-61页
第四章 总结第61-63页
    1 产地加工方法研究第61页
    2 储存条件考察第61页
    3 牡丹皮商品规格等级质量评价第61-63页
附页第63-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综述第75-85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个人简介第85-8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茶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