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微波介质陶瓷 | 第9-14页 |
1.2.1 微波介质陶瓷的主要性能 | 第9-11页 |
1.2.2 微波介质陶瓷体系 | 第11-14页 |
1.3 Ba_4Sm_(9.33)Ti_(18)O_(54)微波介质陶瓷 | 第14-15页 |
1.4 电介质陶瓷储能材料 | 第15-17页 |
1.4.1 储能密度及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1.4.2 固态储能介质的研究概况 | 第17页 |
1.5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制备 | 第17-21页 |
1.5.1 介质陶瓷的低温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1.5.2 介质陶瓷的低温制备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1.6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Mo掺杂对BST陶瓷的烧结和性能的影响 | 第22-32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2.3.1 烧结特性 | 第24-25页 |
2.3.2 物相组成分析 | 第25-26页 |
2.3.3 显微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2.3.4 低频介电性能 | 第27-28页 |
2.3.5 微波介电性能 | 第28-29页 |
2.3.6 击穿电场强度与储能性能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复合氧化物对BST陶瓷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2-49页 |
3.1 前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3 ZnO-B_2O_3对BST陶瓷的烧结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 | 第34-41页 |
3.3.1 烧结特性 | 第34-35页 |
3.3.2 物相分析 | 第35-36页 |
3.3.3 显微结构 | 第36-37页 |
3.3.4 低频介电性能 | 第37-38页 |
3.3.5 微波介电性能 | 第38-40页 |
3.3.6 储能性能 | 第40-41页 |
3.4 CuO-B_2O_3对BST陶瓷的介电性能及储能性能的影响 | 第41-47页 |
3.4.1 烧结特性 | 第41-42页 |
3.4.2 物相分析 | 第42-43页 |
3.4.3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3.4.4 微波介电性能 | 第44-46页 |
3.4.5 击穿强度与储能密度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BST/CE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与储能性能 | 第49-60页 |
4.1 前言 | 第49页 |
4.2 氰酸酯树脂(CE)的固化 | 第49-50页 |
4.3 氰酸酯树脂(CE)的性能 | 第50-51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4.4.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51页 |
4.4.2 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4.4.3 实验过程 | 第52-53页 |
4.4.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53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4.5.1 A组BST/CE复合材料 | 第53-56页 |
4.5.2 B组BST/CE复合材料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