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同案不同判之迷思 | 第12-18页 |
| (一)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纠纷实证考察 | 第12-15页 |
| 1.有效 | 第12-13页 |
| 2.无效 | 第13-14页 |
| 3.效力待定 | 第14-15页 |
| (二)对该类案件之反思 | 第15-18页 |
| 二、法定代表人代表权基础理论 | 第18-24页 |
| (一)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来源 | 第18-20页 |
| 1.法定代表人权限来源 | 第18-19页 |
| 2.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与业务执行权 | 第19-20页 |
| (二)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类型 | 第20-21页 |
| (三)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行为的界定与代表权的滥用 | 第21-22页 |
| (四)越权代表效力实质——代表行为效力与合同效力之区分 | 第22-24页 |
| 三、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应然效力 | 第24-36页 |
| (一)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效力的研究模式 | 第24-28页 |
| 1.以相对人是否为“善意”为标准下的代表行为效力研究模式及评析 | 第24-26页 |
| 2.由越权代表行为签订的合同效力的传统研究模式及评析 | 第26-27页 |
| 3.“代表行为类型化”标准之引进——以交易行为与组织行为为区分 | 第27-28页 |
| (二)组织行为下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应然效力 | 第28-30页 |
| 1.代表行为的应然效力 | 第28-29页 |
| 2.越权签订的组织合同的应然效力 | 第29-30页 |
| (三)交易行为下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应然效力 | 第30-36页 |
| 1.代表行为的应然效力 | 第30-31页 |
| 2.越权签订的交易合同的应然效力 | 第31页 |
| 3.相对人“善意”的判断 | 第31-36页 |
| 四、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中代表行为无效后的责任承担 | 第36-42页 |
| (一)越权代表行为为交易行为时代表行为无效时的责任承担 | 第36-39页 |
| 1.司法处理的一般规则 | 第36-37页 |
| 2.越权代表法定代表人的无权代表责任 | 第37-38页 |
| 3.越权的法定代表人的侵权责任 | 第38-39页 |
| (二)越权代表行为为组织行为时代表行为无效时的责任承担 | 第39-42页 |
| 1.相对人为善意时的责任承担 | 第39-40页 |
| 2.相对人为恶意时的责任承担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2-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5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