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农村财政论文

关于农村财政投融资问题的研究——问题与原因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导论第11-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一) 现实背景第11-12页
  (二) 理论背景第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第13页
  (二)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第13页
  (三)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13页
  (四) 比较分析法第13页
  (五) 系统分析方法第13-14页
 四、理论依据第14-15页
  (一) 市场经济理论第14页
  (二) 公平与效率理论第14页
  (三) 公共财政理论第14-15页
  (四) 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理论第15页
 五、研究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一部分 农村财政投融资支农资金不足,财政力不从心第16-24页
 一、农村财政投融资支农现状描述第16页
 二、农村财政投融资支农问题概述第16-20页
  (一) 支农资金投入不足第16-17页
  (二) 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第17-18页
  (三)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第18-19页
  (四)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支持不够第19页
  (五)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第19-20页
 三、农村财政投融资支农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0-24页
  (一) 重工轻农的历史政策第20页
  (二) 歧视性政策第20-21页
  (三) 财政收支相对规模的制约第21-22页
  (四) 财政结构的制约第22-24页
第二部分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政策实施不到位第24-32页
 一、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现状描述第24-25页
  (一) 投资主体现状描述第24页
  (二) 投资项目现状描述第24-25页
 二、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存在的问题罗列第25-29页
  (一) 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第25-26页
  (二) 投资项目结构不合理第26-28页
  (三) 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第28-29页
 三、支农资金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一) 农业本身的弱质性第29-30页
  (二) 中央与地方支农职责不明确第30页
  (三)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第30-31页
  (四)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第31-32页
第三部分 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管理体制不完善第32-39页
 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现状描述第32页
 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概述第32-34页
  (一)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第32-33页
  (二) 财政支农资金拨付到位率低第33-34页
  (三) 农村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率低第34页
 三、支农资金效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9页
  (一) 农业建设的多元化第34-35页
  (二) 支农方式不合理第35页
  (三) 政府级次设置过多第35页
  (四) 支农资金管理分散第35-36页
  (五) 支农资金运作不规范第36页
  (六) 体制转轨不彻底第36-37页
  (七) 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7-38页
  (八) 管理意识淡薄第38页
  (九) 法律体系不健全第38-39页
第四部分 农村财政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定位不合理第39-47页
 一、财政投融资体制的现状描述第39-42页
  (一) 农村财政投融资筹资方式第39页
  (二) 农村财政投融资投资方式第39-41页
  (三) 农村财政投融资的管理方式第41-42页
 二、农村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罗列第42-45页
  (一) 农村财政投融资融资渠道单一第42-43页
  (二) 地方政府缺乏正规的融资渠道第43页
  (三) 国债融资权责不对称,投资结构不合理第43-44页
  (四) 财政对农业投资范围过窄第44页
  (五) 财政支农投入存在体制性泡沫第44-45页
 三、农村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5-47页
  (一) 分税制改革不彻底第45页
  (二) 预算管理程序不规范第45-46页
  (三) 体制定位不合理,缺乏灵活性第46页
  (四) 法律保障措施不到位第46-47页
第五部分 农村财政投融资监督体系覆盖面窄,约束乏力第47-54页
 一、我国财政监督体系的基本现状描述第47-49页
  (一) 财政监督机制建设的背景第47页
  (二) 自动监督机制不断健全第47-48页
  (三) 行政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第48-49页
 二、我国农村财政投融资监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举例第49-52页
  (一) 财政投融资监督体系不完善第49-50页
  (二) 财政投融资内部监督形同虚设第50-51页
  (三) 财政投融资监督内容比较教条第51-52页
 三、农村财政投融资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2-54页
  (一) 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第52页
  (二) 权力边界模糊不清第52页
  (三) 覆盖范围不全面第52-54页
第六部分 农村财政投融资运作机构不规范,存在制度性障碍第54-58页
 一、我国农村财政投融资运作机构的现状描述第54-55页
  (一) 财政支农部门第54页
  (二) 农业政策性银行第54-55页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第55页
 二、财政投融资运作机构存在的问题枚举第55-56页
  (一) 管理部门职能不清、权责不明第55页
  (二) 信托投资机构职能偏离第55-56页
  (三) 政策性支农弱化第56页
  (四) 农村财政投融资运作机构不协调第56页
 三、农村财政投融资运作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6-58页
  (一) 政策体制不完善第56-57页
  (二) 政府结构层次不合理第57页
  (三) 法制化程度低第57-58页
结束语第58-60页
 一、全文总结评价第58-59页
 二、本文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
下一篇:我国财政违约风险研究--兼议金融危机对财政违约风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