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物理学论文--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遥感信息的农作物生物质可获取量评估及空间分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基于植被指数的农作物生物量估算方法第13-14页
        1.2.2 基于初级生产力(NPP)的农作物生物量估算方法第14-15页
        1.2.3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CGM)的农作生物量估算方法第15-16页
        1.2.4 基于作物表面模型(CSMs)的生物量估算方法第16-17页
    1.3 生物质能源估算的关键问题第17-18页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8-21页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第21-31页
    2.1 数据源第21-24页
        2.1.1 遥感数据源第21-22页
        2.1.2 野外采样点数据第22-24页
    2.2 研究区概况第24页
    2.3 数据预处理第24-30页
        2.3.1 辐射定标第24-25页
        2.3.2 大气校正第25-26页
        2.3.3 图像融合第26-29页
        2.3.4 图像镶嵌第29页
        2.3.5 图像裁剪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遥感影像的分类及小麦种植区域提取第31-43页
    3.1 非监督分类第31-32页
    3.2 监督分类第32-39页
        3.2.1 选择定义训练样本第32-33页
        3.2.2 训练样本评价第33-34页
        3.2.3 选择分类算法执行监督分类第34-39页
    3.3 分类后处理第39-41页
    3.4 小麦种植区域提取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植被指数的小麦生物量估算方法第43-54页
    4.1 常用植被指数第43-44页
    4.2 基于植被指数的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第44-49页
        4.2.1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植被指数获取第44-46页
        4.2.2 采样点植被指数与实测小麦生物量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4.2.3 采样点植被指数与实测小麦生物量回归分析及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4.3 研究区域小麦生物量估算及结果分析第49-53页
        4.3.1 研究区域小麦生物量估算及精度分析第49-51页
        4.3.2 研究区域小麦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小麦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估第54-57页
    5.1 小麦生物质能利用潜力评估第54-55页
    5.2 小麦生物质能利用潜力分析第55-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总结第57-58页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红壤区玉米生育期坡地土壤抗侵蚀性特征
下一篇:农村居民福利乡村发展类型比较研究--生计资产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