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人风尚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东汉文人的孝悌之风 | 第11-23页 |
一、入则孝 | 第11-17页 |
(一)父母在,躬亲奉养 | 第12-15页 |
(二)父母殁,哀恸服丧 | 第15-17页 |
二、出则悌 | 第17-21页 |
(一)兄弟手足之情 | 第18-19页 |
(二)推让财产爵位 | 第19-20页 |
(三)帮助兄弟成名 | 第20-21页 |
三、汎爱众 | 第21-22页 |
四、结语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东汉文人的节俭之风 | 第23-30页 |
一、俭以克己 | 第23-24页 |
二、重义轻利 | 第24-26页 |
三、身后薄葬 | 第26-29页 |
(一)汉代厚葬风俗及其形成原因 | 第26-27页 |
(二)薄葬之风的起源 | 第27-28页 |
(三)东汉文人的薄葬之风 | 第28-29页 |
四、结语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东汉文人的参政之风 | 第30-45页 |
一、东汉文人的循吏之风 | 第30-36页 |
(一)富之 | 第31-32页 |
(二)教之 | 第32-35页 |
(二)无讼 | 第35-36页 |
二、不畏强权之风 | 第36-40页 |
(一)不交权贵 | 第37-38页 |
(二)守正不阿 | 第38页 |
(三)主动铲除权贵 | 第38-39页 |
(四)不畏皇权 | 第39-40页 |
三、选贤任能之风 | 第40-44页 |
(一)讲求公平 | 第41-42页 |
(二)对举荐之人负责 | 第42-43页 |
(三)利于推行教化 | 第43-44页 |
四、结语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东汉文人隐逸之风 | 第45-54页 |
一、不仕之风 | 第45-51页 |
(一)因世浊,不仕 | 第45-46页 |
(二)志在世外,不仕 | 第46-47页 |
(三)仕途受挫,不仕 | 第47-48页 |
(四)传道授业,不仕 | 第48-49页 |
(五)不得已入仕 | 第49-51页 |
二、辞官之风 | 第51-53页 |
(一)不得意,辞官 | 第51页 |
(二)维护自尊,辞官 | 第51-52页 |
(三)避权势,辞官 | 第52-53页 |
三、结语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东汉文人的自杀之风 | 第54-62页 |
一、维护尊严自杀 | 第54-55页 |
二、被冤自杀 | 第55-57页 |
三、恐惧自杀 | 第57-58页 |
四、尽忠自杀 | 第58-59页 |
五、绝望自杀 | 第59-60页 |
六、羞愧自杀 | 第60-61页 |
七、结语 | 第61-62页 |
第六章 东汉文人的任侠之风 | 第62-71页 |
一、复仇之风 | 第62-65页 |
二、交友尚义 | 第65-66页 |
三、知恩图报 | 第66-69页 |
四、救危解难 | 第69-70页 |
五、结语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