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痕量重金属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言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样品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固相萃取(SPE)第12-13页
        1.2.2 固相微萃取(SPME)第13页
        1.2.3 浊点萃取(CPE)第13页
        1.2.4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第13-14页
        1.2.5 微波萃取(MAE)第14页
        1.2.6 液相萃取(LPE)第14-15页
    1.3 分散液相微萃取第15-19页
        1.3.1 DLLME过程及其基理第15-16页
        1.3.2 DLLME的质量分析参数第16-17页
        1.3.3 DLLME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7-19页
    1.4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新方法第19-20页
        1.4.1 超声辅助乳化微萃取(USAEME)第19页
        1.4.2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IL-DLLME)第19页
        1.4.3 凝固漂浮-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SFO)第19-20页
        1.4.4 置换分散液液微萃取(DDLLME)第20页
    1.5 DLLME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第20-22页
        1.5.1 测定有机化合物第20页
        1.5.2 检测水样及尿样中的金属离子第20-22页
    1.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第22-24页
2. 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水样中的痕量Cd第24-3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2.1 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第24页
        2.2.2 标准溶液和试剂第24-25页
        2.2.3 样品的收集第25页
        2.2.4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2.3.1 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的影响第26页
        2.3.2 分散剂的种类及体积的影响第26页
        2.3.3 pH值的选择第26-27页
        2.3.4 APDC浓度的选择第27页
        2.3.5 萃取时间的选择第27页
        2.3.6 干扰分析第27页
        2.3.7 分析性能第27-30页
        2.3.8 实际样品分析第30页
        2.3.9 结论第30-32页
3. 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果汁中的痕量Zn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4页
        3.2.1 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第32页
        3.2.2 标准溶液和试剂第32-33页
        3.2.3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第33页
        3.2.4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0页
        3.3.1 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的影响第34页
        3.3.2 分散剂的种类及体积的影响第34页
        3.3.3 pH值的影响第34页
        3.3.4 双硫腙的影响第34-37页
        3.3.5 萃取时间的影响第37页
        3.3.6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37页
        3.3.7 分析性能第37页
        3.3.8 实际样品分析第37-38页
        3.3.9 结论第38-40页
4. 分散液液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水样中的痕量Cd、Pb、Cr第40-48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2.1 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第40页
        4.2.2 标准溶液和试剂第40页
        4.2.3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第40-41页
        4.2.4 实验方法第41-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3.1 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的影响第42页
        4.3.2 分散剂种类及体积的影响第42页
        4.3.3 pH值的影响第42-43页
        4.3.4 TMT浓度的影响第43页
        4.3.5 萃取时间的选择第43页
        4.3.6 干扰分析第43-46页
        4.3.7 分析性能第46页
        4.3.8 实际样品分析第46-47页
        4.3.9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6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沸石联合聚合氯化铝处理生活污水中氨氮和总磷效果和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微波协同改性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的机理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