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能源资源流动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1 我国能源资源流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1.2 能源资源流动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 我国火力发电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1 我国火力发电环境影响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2 我国火力发电的外部环境成本估算 | 第17页 |
2.3 环境价值转移研究 | 第17-20页 |
2.3.1 环境价值评估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2.3.2 价值转移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中国电力资源的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式 | 第20-29页 |
3.1 中国电力资源生产和消费现状 | 第20-25页 |
3.1.1 中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结构 | 第20-21页 |
3.1.2 中国电力能源状况及其结构特征 | 第21-22页 |
3.1.3 中国电力生产消费情况 | 第22-23页 |
3.1.4 中国电力资源流动 | 第23-25页 |
3.2 电力能源跨区域流动的产生原因 | 第25-27页 |
3.2.1 电力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的偏离 | 第25页 |
3.2.2 资源禀赋因素 | 第25页 |
3.2.3 经济因素 | 第25-26页 |
3.2.4 产业升级因素 | 第26页 |
3.2.5 环境规制因素 | 第26-27页 |
3.3 中国能源跨区域流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云南省“西电东送”工程发展状况 | 第29-37页 |
4.1 云南省“西电东送”工程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4.1.1 “西电东送”工程发展历程概述 | 第29页 |
4.1.2 云南电力生产消费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4.1.3 云电东送基本状况 | 第31-32页 |
4.2 云南“西电东送”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32-35页 |
4.2.1 云南电力行业的财务指标 | 第32-33页 |
4.2.2 云电东送对电力行业发展和影响 | 第33-34页 |
4.2.3 云南电力行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 第34-35页 |
4.3 云南省“西电东送”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 | 第35-37页 |
4.3.1 “西电东送”给云南地区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 | 第35-36页 |
4.3.2 “西电东送”给东部带来的环境改善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云南“西电东送”中的环境价值转移核算 | 第37-60页 |
5.1 “西电东送”中的环境影响 | 第37-39页 |
5.1.1 火电环境影响 | 第37页 |
5.1.2 水电环境影响 | 第37-38页 |
5.1.3 环境成本核算选择 | 第38-39页 |
5.2 环境成本评估方法 | 第39-41页 |
5.2.1 污染处理成本法 | 第39-40页 |
5.2.2 污染处理成本评价方法基本思路 | 第40-41页 |
5.3 云南省“西电东送”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核算 | 第41-49页 |
5.3.1 单位度电消耗的原料计算 | 第41页 |
5.3.2 产排污系数 | 第41-42页 |
5.3.3 单位度电污染物排放量、去除量计算 | 第42-44页 |
5.3.4 污染物排放量、去除量汇总 | 第44-46页 |
5.3.5 云南省“西电东送”污染物排放总量 | 第46-49页 |
5.4 云南省“西电东送”中的环境成本核算 | 第49-54页 |
5.4.1 成本核算方法 | 第49页 |
5.4.2 单位治理成本的估算 | 第49-51页 |
5.4.3 云南省“西电东送”环境成本的核算 | 第51-52页 |
5.4.4 云南环境成本与广东节省成本核算 | 第52-54页 |
5.5 “云电东送”中环境价值转移分析 | 第54-60页 |
5.5.1 广东节省成本与云南生态补偿额差值分析 | 第54-56页 |
5.5.2 火电环境成本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5.5.3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析 | 第57-58页 |
5.5.4 环境成本数值变动分析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1.1 电力输入地区成本大幅度降低 | 第60页 |
6.1.2 云南省生态补偿不足 | 第60页 |
6.1.3 云南省存在环境成本和环境价值转移 | 第60-61页 |
6.1.4 输入地区碳排放量大幅度减少 | 第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6.2.1 加大云南省“西电东送”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61页 |
6.2.2 合理配置各地区电价 | 第61-62页 |
6.2.3 火电企业配备完善污染物处理设施 | 第62页 |
6.2.4 加大工程中碳排放经济价值研究 | 第62页 |
6.3 本文创新、不足 | 第62-64页 |
6.3.1 创新之处 | 第62页 |
6.3.2 不足之处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