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8页 |
| 1 对虾免疫系统的概述 | 第12-17页 |
| ·免疫器官 | 第12页 |
| ·细胞免疫因子 | 第12-13页 |
| ·体液免疫因子 | 第13-15页 |
| ·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 | 第13页 |
| ·凝集素 | 第13-14页 |
| ·对虾抗菌肽 | 第14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14页 |
| ·溶菌酶 | 第14页 |
| ·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 | 第14-15页 |
| ·溶血素 | 第15页 |
| ·一氧化氮合成酶 | 第15页 |
| ·特异性免疫 | 第15-17页 |
| 2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 第17-28页 |
| ·免疫增强剂的定义 | 第18页 |
|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及其免疫机理概述 | 第18-27页 |
| ·多糖类 | 第18-20页 |
| ·寡糖类 | 第20-21页 |
| ·益生菌 | 第21-23页 |
| ·中草药及活性提取物 | 第23-24页 |
| ·维生素类 | 第24-26页 |
| ·核酸类 | 第26-27页 |
| ·其他免疫增强剂 | 第27页 |
| ·前景与展望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β-葡聚糖和酵母核苷酸配合使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第28-39页 |
| 前言 | 第28-29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2页 |
| ·实验饲料 | 第29页 |
| ·实验动物 | 第29-30页 |
| ·投喂策略 | 第30页 |
| ·对虾样品的采集、分析与计算 | 第30-32页 |
|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 2 结果 | 第32-36页 |
| ·特性生长率与存活率 | 第32-33页 |
| ·呼吸爆发活性 | 第33-34页 |
| ·酚氧化酶活性 | 第34-35页 |
| ·超氧化物岐化酶 | 第35页 |
| ·一氧化氮合酶 | 第35-36页 |
| 3 讨论 | 第36-39页 |
| 第三章 甘露寡糖和维生素C配合使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第39-51页 |
| 前言 | 第39-4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4页 |
| ·实验饲料 | 第40-41页 |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 ·投喂策略 | 第41页 |
| ·对虾样品的采集、分析与计算 | 第41-43页 |
| ·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 2 结果 | 第44-47页 |
| ·特性生长率与存活率 | 第44-45页 |
| ·呼吸爆发活性 | 第45页 |
| ·酚氧化酶活性 | 第45-46页 |
| ·超氧化物岐化酶 | 第46-47页 |
| ·一氧化氮合酶 | 第47页 |
| 3 讨论 | 第47-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