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页 |
| 三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 第一节 融资融券交易基础理论 | 第14-18页 |
| 一 融资融券的内容 | 第14-15页 |
| 二 融资融券的运作机制 | 第15-17页 |
| 三 融资融券制度的价值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融资融券担保基础理论 | 第18-21页 |
| 一 融资融券担保的概念 | 第18页 |
| 二 融资融券担保的性质 | 第18-19页 |
| 三 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价值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21-29页 |
| 第一节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的现状 | 第21-26页 |
| 一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以信托制度为基础 | 第21-22页 |
| 二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的运行机制 | 第22-25页 |
| 三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关系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问题 | 第26-29页 |
| 一 担保制度与现行法律相冲突 | 第26-27页 |
| 二 信托制构造的担保制度致使当事人关系错位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29-36页 |
| 第一节 美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30-31页 |
| 一 融资融券担保物的种类 | 第30-31页 |
| 二 融资融券担保的具体内容 | 第31页 |
| 第二节 日本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31-32页 |
| 一 融资融券担保物的种类 | 第31-32页 |
| 二 融资融券担保的具体内容 | 第32页 |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32-34页 |
| 一 融资融券担保物的种类 | 第32-33页 |
| 二 融资融券担保的具体内容 | 第33-34页 |
| 第四节 典型国家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经验总结及启示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思考 | 第36-46页 |
| 第一节 我国对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探索 | 第36-39页 |
| 一 修改我国《信托法》承认宣言信托 | 第36-37页 |
| 二 以最高额质押来构造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37-38页 |
| 三 设定质押专户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确立让与担保为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39-43页 |
| 一 让与担保的内容适合作为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39-41页 |
| 二 让与担保与现行法律冲突的解决 | 第41-42页 |
| 三 让与担保在我国融资融券担保中拥有实践基础 | 第42-43页 |
| 第三节 承认让与担保制度的具体立法措施 | 第43-46页 |
| 一 在证券立法中确立让与担保制度 | 第43-44页 |
| 二 修改融资融券担保物性质的有关规定 | 第44-46页 |
| 后记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