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预取技术在持久化框架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3-15页 |
2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5-26页 |
·关系模型 | 第15页 |
·对象模型 | 第15-17页 |
·面向对象的特点和优点 | 第16-17页 |
·面向对象模型 | 第17页 |
·ORM及持久化框架 | 第17-21页 |
·ORM的概念和作用 | 第17-18页 |
·ORM框架的实现原理 | 第18-19页 |
·传统持久层与持久化框架的比较 | 第19-20页 |
·ORM框架的优点 | 第20-21页 |
·对象关系映射基本策略 | 第21-23页 |
·属性类型映射成域 | 第21页 |
·属性映射成列 | 第21页 |
·类映射成实体 | 第21-23页 |
·持久层 | 第23-25页 |
·本章总结 | 第25-26页 |
3 增量预取技术 | 第26-34页 |
·持久化查询对象的机制 | 第26页 |
·预取技术与缓存技术 | 第26-28页 |
·预取技术的分类 | 第28-29页 |
·增量预取对象技术 | 第29-33页 |
·基于控制流程图的增量预取算法 | 第29-31页 |
·基于日志的增量预取算法 | 第31-33页 |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4 增量预取技术在Hibernate中的实现 | 第34-49页 |
·Hibernate原理分析 | 第34-40页 |
·Hibernate原理 | 第34-35页 |
·Hibernate的API | 第35-38页 |
·Hibernate的特点 | 第38-39页 |
·Hibernate使用的基本流程 | 第39-40页 |
·Hibernate缓存 | 第40-43页 |
·Hibernate缓存机制 | 第40-41页 |
·Hibernate二级缓存的配置 | 第41-43页 |
·日志文件的获取和分析 | 第43-46页 |
·Log4j的配置 | 第43-45页 |
·日志信息的分析 | 第45-46页 |
·增量预取技术在Hibernate中的实现 | 第46-48页 |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5 应用实例分析 | 第49-54页 |
·项目应用流程 | 第49-50页 |
·应用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6 结束语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4页 |
·未来的工作和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