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1.1 地震概述和抗震设计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 1.1.1 地震概述 | 第13页 |
| 1.1.2 抗震设计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 1.2 高层建筑简介与发展概况 | 第14-20页 |
| 1.2.1 高层建筑的结构分类 | 第15-16页 |
| 1.2.2 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 1.3 巨型框架结构的简介与发展 | 第20-23页 |
| 1.3.1 巨型框架结构概念的提出 | 第20-21页 |
| 1.3.2 巨型框架结构的类别 | 第21-22页 |
| 1.3.3 巨型框架结构的特点 | 第22-23页 |
| 1.4 巨型框架结构研究现状及成果概述 | 第23页 |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SAP2000简介与地震特性研究分析理论 | 第25-38页 |
| 2.1 SAP2000简介 | 第25-27页 |
| 2.1.1 SAP2000软件简介 | 第25页 |
| 2.1.2 SAP2000模型的单元类型 | 第25-27页 |
| 2.2 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 | 第27-28页 |
| 2.3 抗震分析理论 | 第28-37页 |
| 2.3.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28-30页 |
| 2.3.2 静力分析理论 | 第30页 |
| 2.3.3 反应谱理论 | 第30-35页 |
| 2.3.4 时程分析理论 | 第35-3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巨型框架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38-61页 |
| 3.1 引言 | 第38页 |
| 3.2 工程算例及模型建立 | 第38-43页 |
| 3.2.1 巨型框架模型的等效处理 | 第38-40页 |
| 3.2.2 巨型框架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 3.3 模态分析 | 第43-46页 |
| 3.3.1 结构自振特性 | 第43-45页 |
| 3.3.2 结构平扭特性 | 第45-46页 |
| 3.4 反应谱分析 | 第46-49页 |
| 3.5 线性时程分析 | 第49-60页 |
| 3.5.1 选取地震波 | 第49-51页 |
| 3.5.2 层间位移和位移角 | 第51-6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空腹式和实腹式巨型框架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 第61-80页 |
| 4.1 引言 | 第61页 |
| 4.2 空腹式巨型框架 | 第61-64页 |
| 4.2.1 空腹式巨型框架的定义 | 第61页 |
| 4.2.2 空腹式巨型框架的等效截面高度计算 | 第61-63页 |
| 4.2.3 结构模型的相关构件的尺寸 | 第63-64页 |
| 4.3 模态分析 | 第64-65页 |
| 4.4 多遇地震下地震反应分析 | 第65-73页 |
| 4.5 罕遇地震下地震反应分析 | 第73-79页 |
| 4.5.1 塑性铰的概念 | 第73页 |
| 4.5.2 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对比 | 第73-77页 |
| 4.5.3 塑性铰发展情况 | 第77-7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