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研究--以支付宝钱包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3 研究综述小结 | 第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移动金融的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1 移动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 第19-20页 |
2.2 移动金融的模式 | 第20-21页 |
2.3 移动金融的风险识别 | 第21-23页 |
2.3.1 移动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21-22页 |
2.3.2 移动金融主要风险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移动金融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3.1 移动金融产生背景 | 第24页 |
3.2 移动金融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3.3 国内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现状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案例研究一支付宝钱包风险防控分析 | 第30-41页 |
4.1 支付宝钱包概况 | 第30-31页 |
4.1.1 支付宝钱包发展历程 | 第30页 |
4.1.2 支付宝钱包现状 | 第30-31页 |
4.2 支付宝钱包模式分析 | 第31-33页 |
4.3 支付宝钱包关键风险分析 | 第33-35页 |
4.4 支付宝钱包与其他类似产品风险防控对比 | 第35-40页 |
4.4.1 支付宝钱包风险防控现状 | 第35-37页 |
4.4.2 微信支付风险防控现状 | 第37-38页 |
4.4.3 百度钱包风险防控现状 | 第38页 |
4.4.4 风险防控对比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不同国家移动金融风险防控比较分析 | 第41-44页 |
5.1 美国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现状 | 第41页 |
5.2 英国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现状 | 第41-42页 |
5.3 澳大利亚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现状 | 第42页 |
5.4 新加坡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现状 | 第42-43页 |
5.5 国外移动金融风险防控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我国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的对策 | 第44-49页 |
6.1 法律层面的风险防控 | 第44-45页 |
6.2 监管层面的风险防控 | 第45-46页 |
6.3 技术层面的风险防控 | 第46-47页 |
6.4 信用层面的风险防控 | 第47-4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