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保护与有机更新探究--以杭州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的对象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概况 | 第13-14页 |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概况 | 第14-15页 |
1.5 国内外历史街区案例分析 | 第15-17页 |
1.5.1 国外历史街区案例分析 | 第15-16页 |
1.5.2 国内历史街区案例分析 | 第16-17页 |
1.6 研究的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历史街区的相关分析 | 第19-25页 |
2.1 历史街区的定义 | 第19-21页 |
2.1.1 国际文献对历史街区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国内文献对历史街区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3 本文对历史街区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 历史街区的类型和特征 | 第21-22页 |
2.2.1 历史街区的类型 | 第21页 |
2.2.2 历史街区的特征 | 第21-22页 |
2.3 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的意义 | 第22-23页 |
2.3.1 作为城市生活的载体 | 第22页 |
2.3.2 传承历史文脉 | 第22页 |
2.3.3 体现差异性的地域文化 | 第22-23页 |
2.4 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2.4.1 传统历史风貌破坏严重 | 第23页 |
2.4.2 居住环境不良、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23页 |
2.4.3 保护体系不健全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山路历史沿革与旧状价值分析 | 第25-41页 |
3.1 历史沿革分析 | 第25-33页 |
3.1.1 秦汉时期 | 第25页 |
3.1.2 隋唐时期 | 第25-26页 |
3.1.3 吴越国时期 | 第26-27页 |
3.1.4 两宋时期 | 第27-31页 |
3.1.5 元明清时期 | 第31-32页 |
3.1.6 民国时期 | 第32-33页 |
3.2 中山路历史街区物质形态旧状价值分析 | 第33-35页 |
3.2.1 街巷空间 | 第33-34页 |
3.2.2 建筑风貌 | 第34-35页 |
3.3 中山路历史街区非物质形态旧状价值分析 | 第35-40页 |
3.3.1 商贸文化 | 第36-38页 |
3.3.2 居住文化 | 第38-39页 |
3.3.3 南宋都城文化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中山路保护与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 第41-53页 |
4.1 理论依据 | 第41-44页 |
4.1.1 “有机更新”理论 | 第41-42页 |
4.1.2 愈合理论 | 第42页 |
4.1.3 类设计模式 | 第42-44页 |
4.2 保护更新总则及其分析 | 第44-46页 |
4.2.1 保护更新总则 | 第44-46页 |
4.2.2 总则分析 | 第46页 |
4.3 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 | 第46-52页 |
4.3.1 街巷保护设计策略 | 第46-50页 |
4.3.2 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 第50-51页 |
4.3.3 新建建筑设计策略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中山路保护与有机更新的特色 | 第53-64页 |
5.1 街巷空间的延续 | 第53-55页 |
5.1.1 传统元素的延续 | 第53-54页 |
5.1.2 步行空间的延续 | 第54-55页 |
5.1.3 交往空间的延续 | 第55页 |
5.2 建筑形式的表现 | 第55-59页 |
5.2.1 历史建筑的保护 | 第55-56页 |
5.2.2 现代建筑立面的改造 | 第56-58页 |
5.2.3 新建建筑的突破 | 第58-59页 |
5.3 传统文脉的延续 | 第59-60页 |
5.3.1 “药文化”的延续 | 第59-60页 |
5.3.2 “茶文化”的延续 | 第60页 |
5.4 街道景观节点的创新 | 第60-62页 |
5.4.1 “引水入街”的创新 | 第60-61页 |
5.4.2 丰富的空间景观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