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23页 |
第一章 明刊上图下文式《三国志演义》插图研究 | 第23-71页 |
第一节 叶逢春本等四种上图下文式刊本及其插图 | 第24-42页 |
第二节 “评林式”刊本二种及其插图 | 第42-52页 |
第三节 “嵌图式”刊本及其插图 | 第52-71页 |
第二章 明刊上图下文式《三国志演义》插图研究(续) | 第71-107页 |
第一节 “合像式”“不规则附图式”刊本及其插图 | 第71-83页 |
第二节 明刊上图下文式《三国志演义》的“语—图”互文现象研究 | 第83-107页 |
第三章 周曰校刊本插图研究 | 第107-159页 |
第一节 周曰校刊本插图的艺术特点 | 第107-125页 |
第二节 周曰校刊本的“语—图”互文现象分析 | 第125-138页 |
第三节 周曰校刊本的“图—图”互文现象研究 | 第138-159页 |
第四章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插图研究 | 第159-209页 |
第一节 刘君裕镌图本和吴观明本孰先孰后——以刻工信息为佐证判断 | 第159-164页 |
第二节 吴观明本及其插图艺术风格 | 第164-175页 |
第三节 吴观明本图文关系研究 | 第175-194页 |
第四节 吴观明本插图对后世《三国》插图创作的影响 | 第194-209页 |
第五章 宝翰楼刊本插图研究 | 第209-247页 |
第一节 宝翰楼刊本插图的艺术特点 | 第209-222页 |
第二节 宝翰楼刊本图文关系研究 | 第222-242页 |
第三节 宝翰楼刊本插图与建阳刊本文本的互文性个案分析 | 第242-247页 |
第六章 刘玉明镌图的两种刊本插图研究 | 第247-279页 |
第一节 二刻英雄谱本插图的艺术特点 | 第247-257页 |
第二节 二刻英雄谱本图文关系研究 | 第257-268页 |
第三节 《古本演义三国志》插图研究 | 第268-279页 |
结语 | 第279-281页 |
参考文献 | 第281-2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289-291页 |
后记 | 第291-293页 |
个人简历 | 第293-2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