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

基于心理旋转认知加工过程的经颅交流电刺激效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1-13页
第二章 理论概述与实验方案设计第13-27页
    2.1 视觉空间认知能力第13-14页
    2.2 心理旋转理论介绍第14-19页
        2.2.1 心理旋转理论第14-15页
        2.2.2 心理旋转的影响因素第15-18页
        2.2.3 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第18-19页
    2.3 tACS介绍第19-20页
        2.3.1 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第19页
        2.3.2 tACS神经调节研究现状第19-20页
        2.3.3 tACS应用前景第20页
    2.4 不同频率tACS对心理旋转的行为学实验第20-23页
        2.4.1 实验目的第20-21页
        2.4.2 实验方案设计第21-23页
    2.5 alpha频率tACS对心理旋转的脑电实验第23-25页
        2.5.1 实验目的第23页
        2.5.2 实验方案设计第23-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不同刺激频率tACS对心理旋转的探究第27-31页
    3.1 实验结果第27-29页
        3.1.1 被试反应正确率第27-28页
        3.1.2 被试反应时间第28-29页
    3.2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alpha节律tACS对心理旋转的效应研究第31-53页
    4.1 脑电信号相关知识第31-36页
        4.1.1 脑电信号的产生第31页
        4.1.2 脑电信号的特征和分类第31-34页
            4.1.2.1 脑电信号的特征第31-33页
            4.1.2.2 脑电信号分类第33-34页
        4.1.3 采集EEG信号的电极和分布第34-36页
    4.2 事件相关电位介绍第36-38页
        4.2.1 诱发电位介绍第36页
        4.2.2 事件相关电位的概念和特点第36页
        4.2.3 事件相关电位的技术原理第36-37页
        4.2.4 事件相关电位的诱发方法第37页
        4.2.5 心理旋转的事件相关电位第37-38页
    4.3 统计学和脑电信号方法分析第38-43页
        4.3.1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38-39页
        4.3.2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第39-43页
            4.3.2.1 独立成分分析第39-42页
            4.3.2.2 事件相关谱扰动方法第42-43页
    4.4 行为学数据处理第43-44页
    4.5 脑电数据处理第44-51页
        4.5.1 脑电预处理第44-45页
        4.5.2 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第45-49页
        4.5.3 ERS和ERD结果分析第49-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第53-55页
    5.1 研究总结第53页
    5.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和高表达的EGFR 1在肺癌及其正常邻近组织中激活细胞周期和侵润抑制细胞生长和分化机制网络
下一篇:负载eNOS/F92A-Cav1基因的BMSCs通过KLF4治疗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