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1章 社区矫正及未成年犯的理论 | 第10-14页 |
| 1.1 概述 | 第10-12页 |
| 1.1.1 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0-11页 |
| 1.1.2 未成年犯的界定 | 第11-12页 |
| 1.2 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的意义 | 第12-14页 |
| 1.2.1 社区矫正可以避免监禁刑的弊端 | 第12页 |
| 1.2.2 社区矫正符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 | 第12-13页 |
| 1.2.3 社区矫正可以避免标签效应 | 第13-14页 |
| 第2章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 | 第14-24页 |
| 2.1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现状 | 第14-17页 |
| 2.1.1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 第14页 |
| 2.1.2 法律法规方面 | 第14-16页 |
| 2.1.3 各地实施细则方面 | 第16-17页 |
| 2.2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实践现状 | 第17-24页 |
| 2.2.1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对象 | 第17页 |
| 2.2.2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 | 第17-18页 |
| 2.2.3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 | 第18-19页 |
| 2.2.4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力量 | 第19-21页 |
| 2.2.5 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社区矫正现状 | 第21-24页 |
| 第3章 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考察 | 第24-32页 |
| 3.1 英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 第24-26页 |
| 3.1.1 英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 第24页 |
| 3.1.2 英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机制 | 第24-25页 |
| 3.1.3 英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 | 第25-26页 |
| 3.2 美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 第26-28页 |
| 3.2.1 美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 第26页 |
| 3.2.2 美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机制 | 第26-27页 |
| 3.2.3 美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 | 第27-28页 |
| 3.3 日本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 第28-30页 |
| 3.3.1 日本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 第28-29页 |
| 3.3.2 日本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机制 | 第29页 |
| 3.3.3 日本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 | 第29-30页 |
| 3.4 评析 | 第30-32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 第32-42页 |
| 4.1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 | 第32-35页 |
| 4.1.1 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 第32页 |
| 4.1.2 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前的调查制度 | 第32-34页 |
| 4.1.3 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档案封存制度 | 第34-35页 |
| 4.2 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机构 | 第35页 |
| 4.2.1 构建独立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机构 | 第35页 |
| 4.2.2 配置专业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者 | 第35页 |
| 4.3 设立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 第35-42页 |
| 4.3.1 教育性和非监禁性的社区矫正项目 | 第36页 |
| 4.3.2 不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管性社区矫正项目 | 第36-38页 |
| 4.3.3 限制人身自由的监管性社区矫正项目 | 第38-39页 |
| 4.3.4 父母接受教育监督项目 | 第39-40页 |
| 4.3.5 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社区矫正项目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5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