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光伏简介 | 第9-15页 |
1.2.1 光伏发展的历史 | 第9-10页 |
1.2.2 光伏市场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3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5页 |
1.2.3.1 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3.2 工作参数 | 第13-15页 |
1.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5-21页 |
1.3.1 Si太阳能电池 | 第17-18页 |
1.3.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8-20页 |
1.3.3 有机物太阳能电池 | 第20页 |
1.3.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20-21页 |
1.4 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21-27页 |
1.4.1 CdTe材料 | 第21-22页 |
1.4.2 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22-24页 |
1.4.3 制备CdTe薄膜的方法 | 第24-27页 |
1.5 选题的意义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2章 CdTe薄膜的制备 | 第32-41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33-37页 |
2.2.1 Te源的选择 | 第33-34页 |
2.2.2 电极的选择 | 第34-36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2.3 样品表征方法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3章 CdTe薄膜性能的表征 | 第41-53页 |
3.1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ogram,CV) | 第41-43页 |
3.2 XRD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 | 第43-44页 |
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44-46页 |
3.4 可溶性碲盐浓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1 AFM分析 | 第46-47页 |
3.4.2 退火的影响 | 第47页 |
3.4.3 生长机理 | 第47-48页 |
3.5 光学性质 | 第48-52页 |
3.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 | 第48-49页 |
3.5.2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 | 第49-51页 |
3.5.3 拉曼(Raman)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4章 总结 | 第53-5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得荣誉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