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镍基高温合金及发展情况概述 | 第11-13页 |
1.2 镍基合金在武器领域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 镍基合金合金高温氧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镍基合金合金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现状 | 第14-15页 |
1.3.2 镍基合金元素对氧化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 镍基合金热腐蚀研究 | 第16-18页 |
1.4.1 硫化模型 | 第16-17页 |
1.4.2 酸-碱熔融模型 | 第17-18页 |
1.4.3 电化学模型 | 第18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2.1 实验合金及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1.1 实验合金的制备 | 第20页 |
2.1.2 实验片状试样的制备 | 第20页 |
2.1.3 实验所用设备 | 第20-21页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21-22页 |
2.2.1 恒温氧化实验 | 第21页 |
2.2.2 热腐蚀实验 | 第21-22页 |
2.3 实验分析 | 第22-23页 |
2.3.1 合金氧化膜和腐蚀物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 | 第22页 |
2.3.2 物相分析 | 第22-23页 |
第3章 镍基合金的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 第23-39页 |
3.1 前言 | 第23-24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24-35页 |
3.2.1 氧化动力学曲线 | 第24-25页 |
3.2.2 氧化物相(XRD)分析 | 第25-26页 |
3.2.3 氧化膜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26-31页 |
3.2.4 氧化物膜横截面形貌及成分分布 | 第31-35页 |
3.3 讨论 | 第35-39页 |
3.3.1 合金外氧化物膜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35-37页 |
3.3.2 合金内氧化和内氮化理论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镍基合金的热腐蚀性能的研究 | 第39-52页 |
4.1 实验结果 | 第40-48页 |
4.1.1 镍基合金的热腐蚀动力学曲线 | 第40-41页 |
4.1.2 氧化产物相(XRD)分析 | 第41-42页 |
4.1.3 腐蚀产物表面形貌的成分分析 | 第42-44页 |
4.1.4 腐蚀产物和横截面分析及成分分析 | 第44-48页 |
4.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8-52页 |
4.2.1 合金表面氧化和内部的硫化现象分析 | 第49-51页 |
4.2.2 合金热腐蚀的酸碱熔融模型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