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艺术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28页
    一、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对象第10-22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页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2-26页
    五、研究方法第26页
    六、创新点第26-27页
    七、研究框架第27-28页
第一章 历史街区与公共设施概述第28-47页
    1.1 历史街区与公共设施的概念界定第28-29页
    1.2 公共设施在历史街区中的设计思考第29-31页
        1.2.1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需求第29页
        1.2.2 历史街区的公共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1.3 历史街区与公共设施的关系第31-36页
        1.3.1 历史街区是公共设施设计的视觉形象界定第31-32页
        1.3.2 公共设施是构成历史街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2-33页
        1.3.3 公共设施是激发人们空间多种活动的重要元素第33-34页
        1.3.4 公共设施是城市历史街区外在形象体现第34-35页
        1.3.5 公共设施是城市街区历史记忆的承载物第35-36页
    1.4 公共设施在城市历史街区中的功能构成和分类第36-43页
        1.4.1 历史街区的价值第36-37页
        1.4.2 历史街区中公共设施的功能第37-40页
        1.4.3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类别第40-43页
    1.5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因素第43-47页
        1.5.1 功能需求第43-44页
        1.5.2 空间环境第44-45页
        1.5.3 地域文化第45-47页
第二章 历史街区中公共设施的艺术设计内涵第47-83页
    2.1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素构成及其应用第47-64页
        2.1.1 造型方面第47-52页
        2.1.2 色彩方面第52-57页
        2.1.3 材质方面第57-61页
        2.1.4 空间尺度第61-63页
        2.1.5 文化语言第63-64页
    2.2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原则第64-73页
        2.2.1 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的活动场所第64-69页
        2.2.2 地域性原则第69-71页
        2.2.3 可持续性原则第71-73页
    2.3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方法第73-80页
        2.3.1 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概括第73-76页
        2.3.2 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表达第76-80页
    2.4 历史街区中公共设施的独特性第80-83页
        2.4.1 连续渐进的历史性第80-81页
        2.4.2 整体包容的文化性第81-82页
        2.4.3 有机联系的艺术性第82-83页
第三章 公共设施设计在历史街区中的艺术表达第83-91页
    3.1 内容形式的“藏”与“露”第83-86页
        3.1.1 公共设施设计装饰的个性化与趣味性第83-84页
        3.1.2 公共设施设计与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第84-86页
    3.2 文化语言的“含蓄”与“张扬”第86-91页
        3.2.1 公共设施设计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个性的表达第86-87页
        3.2.2 现代历史街区中公共设施设计对于文化传承的表达第87-91页
第四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案例分析第91-100页
    4.1 国外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应用案例第91-95页
        4.1.1 善与环境相结合的日本公共设施设计第91-93页
        4.1.2 彰显严谨性格特征的德国弗莱堡(Freiburg)公共设施设计第93-94页
        4.1.3 极具装饰感的英国谢姆伯街(The Shambles)公共设施设计第94-95页
    4.2 国内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应用案例第95-98页
        4.2.1 充满文化底蕴、注重文脉延续的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第95-96页
        4.2.2 与时俱进、新旧交融的上海新天地第96页
        4.2.3 浓浓巴渝风情的重庆磁器口公共设施设计第96-98页
    4.3 历史街区公共设施设计应用步骤第98-100页
结论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芜湖市滨江工业遗址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长沙桐木建设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