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 | 第12-15页 |
1.3.3 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 第15页 |
1.3.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盈利能力与绿色金融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绿色金融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赤道原则(EPs)与赤道银行(EPI)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页 |
2.2.2 环境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0页 |
2.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3.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3.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4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第22-24页 |
2.4.1 与资产质量相关的指标 | 第22-23页 |
2.4.2 与收入结构相关的指标 | 第23页 |
2.4.3 与资本结构相关的指标 | 第23-24页 |
3 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 第24-30页 |
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3.1.1 美国绿色金融发展 | 第24-25页 |
3.1.2 欧盟绿色金融发展 | 第25-27页 |
3.1.3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2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 第28-30页 |
3.2.1 制定统一的行业准则和实施工具 | 第28-29页 |
3.2.2 建立政府层面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 | 第29页 |
3.2.3 完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披露制度 | 第29-30页 |
4 绿色金融对兴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 第30-45页 |
4.1 兴业银行简介 | 第30页 |
4.2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概况 | 第30-31页 |
4.3 绿色金融对兴业银行总体的影响 | 第31-34页 |
4.3.1 组织架构层面 | 第31页 |
4.3.2 业务流程和管理层面 | 第31-32页 |
4.3.3 企业文化融合层面 | 第32页 |
4.3.4 业务创新层面 | 第32-34页 |
4.4 绿色金融对兴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34-43页 |
4.4.1 对资产质量的影响 | 第34-39页 |
4.4.2 对收入结构的影响 | 第39-41页 |
4.4.3 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4.5 研究小结 | 第43-45页 |
5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5-4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5.2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5.2.1 积极开展绿色金融的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第45-46页 |
5.2.2 合理控制银行资产规模 | 第46页 |
5.2.3 适当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和处置不良资产 | 第46页 |
5.2.4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变化 | 第46-47页 |
5.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