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0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第15-18页
        1.2.1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2.2 框架结构第17-18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19-20页
        1.4.1 研究难点第19页
        1.4.2 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20-36页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2.1.1 现金股利政策第20页
        2.1.2 终极控制人第20-21页
        2.1.3 终极控制权第21页
        2.1.4 现金流权第21页
        2.1.5 终极所有权结构第21页
    2.2 股利政策及现金股利政策理论演变的文献综述第21-31页
        2.2.1 股利政策理论演变文献回顾第21-28页
        2.2.2 现金股利政策理论演变文献回顾第28-31页
    2.3 终极所有权结构理论发展及其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文献综述第31-34页
        2.3.1 国外研究动态第31-33页
        2.3.2 国内研究动态第33-34页
    2.4 投资者法律保护、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文献综述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特征统计分析第36-62页
    3.1 现金股利政策特征的统计分析第36-50页
        3.1.1 样本说明第36-37页
        3.1.2 现金股利政策特征统计分析第37-50页
    3.2 终极所有权结构特征统计分析第50-61页
        3.2.1 样本说明第50页
        3.2.2 终极所有权结构特征的统计结果分析第50-61页
    3.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模型构建第62-70页
    4.1 终极所有权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回顾第62-63页
    4.2 基于利益侵占假说的现金股利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回顾第63-64页
    4.3 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模型构建第64-70页
        4.3.1 LLSV模型概述第64-66页
        4.3.2 本文构建的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模型第66-70页
第五章 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第70-89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第70-73页
    5.3 研究方法第73-76页
        5.3.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筛选原则第73-74页
        5.3.2 变量描述及模型设定第74-76页
        5.3.3 全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76页
    5.4 检验结果分析第76-87页
        5.4.1 终极所有权结构与派现意愿、派现水平关系的检验结果分析第76-84页
        5.4.2 现金股利:利益侵占的工具或是掩饰利益侵占的面具第84-87页
    5.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投资者法律保护背景下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第89-116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现有投资者法律保护指标量化方法简述第90-95页
        6.2.1 LLSV模型投资者法律保护量化方法及其拓展第90-91页
        6.2.2 国内主要投资者法律保护量化方法第91-93页
        6.2.3 已有方法的评述第93-94页
        6.2.4 投资者法律保护指标的计算第94-95页
    6.3 理论分析与假设第95-97页
    6.4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第97-99页
        6.4.1 样本选取第97-98页
        6.4.2 变量设计第98-99页
        6.4.3 模型设计第99页
    6.5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99-115页
        6.5.1 投资者法律保护与现金股利政策:法律保护的结果或法律保护的替代第99-104页
        6.5.2 投资者法律保护、终极所有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实证分析第104-115页
    6.6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终极所有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16-130页
    7.1 引言第116-117页
    7.2 理论分析及假设第117-118页
    7.3 研究方法第118-120页
        7.3.1 样本选取及筛选原则第118-119页
        7.3.2 变量设计及模型第119页
        7.3.3 研究方法第119-120页
    7.4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终极所有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比较分析第120-122页
        7.4.1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终极所有权结构比较分析第120-121页
        7.4.2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现金股利政策比较分析第121-122页
    7.5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回归分析第122-129页
        7.5.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2-123页
        7.5.2 回归分析第123-129页
    7.6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八章 结论、建议及不足第130-135页
    8.1 结论第130-132页
        8.1.1 微观层面的结论第130-131页
        8.1.2 宏观层面的结论第131-132页
    8.2 建议第132-134页
        8.2.1 完善投资者法律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第132页
        8.2.2 建立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职业民间机构第132-133页
        8.2.3 完善终极控制人相关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违规成本第133页
        8.2.4 细化现金股利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科学性第133页
        8.2.5 鼓励和引入机构投资者,促进对终极控制人制衡机制的形成第133-134页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145页
附件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流变体有限变形数值模拟及本构建模研究
下一篇:中韩左翼文学比较研究--以左联和卡普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