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备板卡间高效通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12-14页 |
2 相关背景技术研究 | 第14-19页 |
2.1 N-BASE环境研究 | 第14-16页 |
2.1.1 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14-15页 |
2.1.2 进程异步通信机制 | 第15页 |
2.1.3 编译和启动方法 | 第15-16页 |
2.2 N-BASE进程研究 | 第16-18页 |
2.2.1 进程上下文 | 第16-17页 |
2.2.2 WorkSource与回调函数 | 第17-18页 |
2.3 N-BASE查错手段 | 第18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18-19页 |
3 板卡间高效通信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 第19-25页 |
3.1 方案系统架构的设计 | 第19页 |
3.2 通信效率优化的方法 | 第19-24页 |
3.2.1 DIPC盘间通信协议改造 | 第20页 |
3.2.2 硬件适配层改造 | 第20-24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24-25页 |
4 DIPC盘间通信协议改造研究与实现 | 第25-36页 |
4.1 DIPC协议架构设计 | 第25页 |
4.2 DIPC关键接口实现 | 第25-30页 |
4.2.1 节点创建与销毁 | 第26-27页 |
4.2.2 数据发送与接收 | 第27-29页 |
4.2.3 信息获取接口 | 第29-30页 |
4.3 DIPC子模块功能实现 | 第30-35页 |
4.3.1 DIPCSTUB模块 | 第30-31页 |
4.3.2 DIPC中间层模块 | 第31-32页 |
4.3.3 TNE硬件适配层模块 | 第32-35页 |
4.4 反压策略实现 | 第35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35-36页 |
5 硬件适配层改造研究与实现 | 第36-48页 |
5.1 硬件适配层架构设计 | 第36-39页 |
5.2 配置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 第39-46页 |
5.2.1 信息配置下发 | 第39-44页 |
5.2.2 配置老化恢复 | 第44-46页 |
5.3 自适应模块功能实现 | 第46-47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47-48页 |
6 功能测试及分析 | 第48-60页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48-51页 |
6.1.1 编译设备版本 | 第48-49页 |
6.1.2 启动版本以及登陆主控单元 | 第49-51页 |
6.2 硬件适配层改造功能测试 | 第51-58页 |
6.2.1 测试系统准备 | 第52-53页 |
6.2.2 配置下发功能测试 | 第53-56页 |
6.2.3 配置老化功能测试 | 第56-58页 |
6.3 DIPC盘间通信协议改造功能测试 | 第58页 |
6.3.1 测试方案 | 第58页 |
6.3.2 测试结果 | 第58页 |
6.4 本章总结 | 第58-6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2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