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 CFP ER4光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2 100 GCFPER4光模块的解决方案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100GCFPER4光模块的控制技术 | 第12-23页 |
2.1 级联可变光功率增益/衰减单元的控制方法 | 第12-14页 |
2.2 基于ATC电路的温控算法 | 第14-23页 |
2.2.1 PID控制算法 | 第14-16页 |
2.2.2 自动温度控制电路 | 第16-23页 |
3 100GCFPER4光模块系统设计 | 第23-31页 |
3.1 设计规范 | 第23-26页 |
3.2 100 GCFPER4的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3.3 总体设计 | 第27-31页 |
4 100GCFPER4光模块的设计 | 第31-48页 |
4.1 发射端设计 | 第31-38页 |
4.1.1 自动光功率调节电路 | 第32-33页 |
4.1.2 Gearbox | 第33-34页 |
4.1.3 双端TEC电路的实现 | 第34-38页 |
4.2 接收端设计 | 第38-48页 |
4.2.1 传统的VOA+SOA的解决方案 | 第39-41页 |
4.2.2 基于串行调制的解决方案 | 第41-42页 |
4.2.3 基于级联光器件调制的解决方案 | 第42-46页 |
4.2.4 三种方案的性能对比 | 第46-48页 |
5 100GCFPER4光模块测试 | 第48-55页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48页 |
5.2 发射端测试 | 第48-51页 |
5.3 接收端测试 | 第51-54页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6总结和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不足和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2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