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2 低渗透油藏分类第14-15页
    1.3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研究及技术进展第15-22页
        1.3.1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进展第15-19页
        1.3.2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气开发进展第19页
        1.3.3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改造进展第19-21页
        1.3.4 低渗透砂岩油藏三次采油现状第21-22页
    1.4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1.5.1 研究目标第22页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24-26页
第2章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入特性研究第26-51页
    2.1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单相渗流特征第26-30页
        2.1.1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1.2 实验结果第27-30页
    2.2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两相渗流特征第30-35页
        2.2.1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2.2 实验结果第31-35页
    2.3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第35-38页
        2.3.1 实验方法第35-36页
        2.3.2 实验结果第36-38页
    2.4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8-43页
        2.4.1 储层物性第38-39页
        2.4.2 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第39-40页
        2.4.3 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第40-41页
        2.4.4 储层敏感性矿物第41-43页
        2.4.5 流体性质第43页
    2.5 储层潜在损害评价第43-50页
        2.5.1 水相圈闭损害第44页
        2.5.2 储层流体敏感性损害第44-48页
        2.5.3 储层应力敏感性损害第48-50页
    2.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方法研究第51-64页
    3.1 油藏常用降压增注手段第51-53页
        3.1.1 储层改造第51页
        3.1.2 储层岩石表面改性第51-53页
        3.1.3 水平井配套技术第53页
    3.2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降压增注基本要求第53-55页
    3.3 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选择依据第55-59页
        3.3.1 油/水界面张力测试第55-57页
        3.3.2 润湿接触角测试第57-59页
    3.4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效果评价第59-63页
        3.4.1 实验方法第59-60页
        3.4.2 实验结果第60-62页
        3.4.3 有效作用时间第62-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第64-103页
    4.1 氟化物分子结构及表面活性第64-68页
        4.1.1 氟化物分子结构及稳定性第64-66页
        4.1.2 氟化物表面活性第66-68页
    4.2 氟化物在界面的吸附规律第68-74页
        4.2.1 动态油/水界面张力第68-69页
        4.2.2 固-液界面吸附特性第69-72页
        4.2.3 影响吸附的环境因素分析第72-74页
    4.3 氟化物在矿物表面吸附的作用方式第74-89页
        4.3.1 单矿物表面吸附的FTIR表征第74-77页
        4.3.2 单矿物表面吸附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第77-87页
        4.3.3 全岩上氟化物吸附的FTIR表征第87-89页
    4.4 氟化物在岩石表面吸附的形貌与厚度第89-91页
    4.5 注氟化物溶液时的吸附量测定及其吸附稳定性第91-96页
        4.5.1 动态吸附规律分析第91-92页
        4.5.2 注入时的吸附量及其在孔喉表面吸附的稳定性第92-96页
    4.6 氟化物界面润湿修饰降压增注机理第96-101页
        4.6.1 吸附层表面润湿性第97-99页
        4.6.2 吸附层微观结构与表面能第99-100页
        4.6.3 固-液吸附粘结力第100-101页
    4.7 低界面张力体系降压增注机理第101页
    4.8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5章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第103-118页
    5.1 油饱和形式对采收率的影响第103-107页
        5.1.1 实验方法第103-104页
        5.1.2 降压程度分析第104-106页
        5.1.3 提高采收率分析第106-107页
    5.2 扩大波及体积方法研究第107-112页
        5.2.1 超前表面活性剂溶液驱第107-110页
        5.2.2 注水顶点压力前转表面活性剂溶液驱第110-112页
    5.3 低界面张力与润湿修饰体系复合效果第112-117页
        5.3.1 复配比例选择第113-114页
        5.3.2 不同体系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评价第114-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提高超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机理第118-127页
    6.1 注氟化物溶液的岩心润湿性第118-119页
    6.2 低界面张力与润湿修饰对相渗的影响第119-121页
    6.3 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机理——扩大波及体积第121-126页
        6.3.1 降低界面张力第121-123页
        6.3.2 界面润湿性修饰第123-124页
        6.3.3 乳化作用第124-126页
    6.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127-130页
    7.1 主要结论第127-129页
    7.2 建议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陷对二维材料生长和光电性质影响与调控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