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政策效果实证分析--基于激励与监督视角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环境规制政策效果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2.1 环境规制政策有关激励作用的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2 环境规制政策实施中有关监督的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2.3 总体评价 | 第22-23页 |
第3章 环境规制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23-28页 |
3.1 外部性与政府规制理论 | 第23页 |
3.2 信息不对称与多重委托代理性质 | 第23-25页 |
3.3 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结合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3.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环境规制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28-44页 |
4.1 我国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4.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4.3 数据处理-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4.4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4.4.1 各地区污水回归结果 | 第36-39页 |
4.4.2 各地区废气回归结果 | 第39-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5.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第44-45页 |
5.1.1 促进经济发展,实行污染总量控制 | 第44页 |
5.1.2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准入标准 | 第44页 |
5.1.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44-45页 |
5.2 提高各类环境规制政策的激励作用 | 第45-46页 |
5.2.1 继续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第45页 |
5.2.2 提高污染治理投资效率 | 第45页 |
5.2.3 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45-46页 |
5.3 加强政府监督力度 | 第46-47页 |
5.3.1 健全政府环境规制的法律体系 | 第46页 |
5.3.2 提高政府监督效率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