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海河流域邢台地区牛尾河、北澧河段氨氮负荷核算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河流水体氨氮污染研究第13-14页
        1.2.1 河流水体氨氮存在形式与来源第13-14页
        1.2.2 水体氨氮污染危害第14页
    1.3 河流水体氨氮负荷污染研究第14-16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研究流程第19-20页
        1.4.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5 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牛尾河、北澧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现状分析第22-25页
    2.1 牛尾河、北澧河自然和经济概况第22-23页
        2.1.1 自然地理条件第22页
        2.1.2 河流水系分布第22页
        2.1.3 经济社会发展第22-23页
    2.2 牛尾河、北澧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第23-25页
        2.2.1 降水量第23页
        2.2.2 地表水资源量第23-24页
        2.2.3 水资源特点第24-25页
第3章 牛尾河、北澧河流域氨氮输入项负荷估算第25-71页
    3.1 排污口/支流汇入第25-29页
        3.1.1 工业排污口第25-27页
        3.1.2 污水处理厂第27-28页
        3.1.3 支流输入第28-29页
    3.2 农村生活源污染负荷第29-36页
        3.2.1 牛尾河、北澧河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水现状第29页
        3.2.2 农村生活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第29-30页
        3.2.3 相关系数的确定第30-32页
        3.2.4 估算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3.3 河流上游输入第36-37页
    3.4 规模化畜禽养殖第37-45页
        3.4.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第37页
        3.4.2 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估算模型第37-39页
        3.4.3 数据来源及相关系数确定第39-41页
        3.4.4 核算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3.5 农业面源第45-51页
        3.5.1 研究区域农业概况第45页
        3.5.2 农业面源氨氮负荷估算模型第45-46页
        3.5.3 数据来源及相关系数确定第46-49页
        3.5.4 核算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3.6 城市面源第51-54页
        3.6.1 研究区域下垫面概况第51页
        3.6.2 城市面源氨氮负荷估算模型第51-52页
        3.6.3 相关系数确定第52-53页
        3.6.4 核算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3.7 村落面源第54-55页
        3.7.1 村落面源氨氮负荷估算模型第54页
        3.7.2 核算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3.8 沿河垃圾输入第55-65页
        3.8.1 研究区域沿河垃圾概况第56页
        3.8.2 垃圾氨氮入河通量估算模型第56-59页
        3.8.3 核算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3.9 大气沉降第65-69页
        3.9.1 研究区域氮沉降概况第65页
        3.9.2 氮沉降实验设计第65-67页
        3.9.3 氨氮干、湿沉降通量第67-69页
    3.10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牛尾河、北澧河流域氨氮输出项负荷估算第71-87页
    4.1 河流下游输出第71页
    4.2 氨氮挥发第71-77页
        4.2.1 实验理论及方法第72-74页
        4.2.2 核算结果与分析第74-77页
    4.3 河床下渗第77-83页
        4.3.1 实验方法第77-80页
        4.3.2 核算结果第80-83页
    4.4 农业河水灌溉第83-86页
        4.4.1 河水灌溉氨氮损失模型第83-84页
        4.4.2 河水灌溉氨氮损失核算第84-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牛尾河、北澧河流域氨氮转化项负荷估算第87-100页
    5.1 沉积物吸附与释放第87-93页
        5.1.1 研究区域沉积物现状特征第87-88页
        5.1.2 沉积物氨氮释放模型第88页
        5.1.3 实验方案与样点布设第88-90页
        5.1.4 沉积物氨氮释放核算第90-93页
    5.2 悬浮颗粒物吸附与释放第93-99页
        5.2.1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93-94页
        5.2.2 实验方案与样点布置第94-96页
        5.2.3 悬浮颗粒物氨氮释放核算方法第96-97页
        5.2.4 悬浮颗粒物氨氮吸附解吸核算第97-99页
    5.3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6章 牛尾河、北澧河流域氨氮污染评价第100-109页
    6.1 研究区域氨氮污染负荷第100-103页
        6.1.1 研究区域氨氮负荷量第100-101页
        6.1.2 研究区域氨氮输入负荷来源第101-102页
        6.1.3 研究区域氨氮输出负荷去向第102-103页
    6.2 研究区域各河段氨氮负荷量第103-108页
        6.2.1 牛尾河、北澧河氨氮负荷通量第103页
        6.2.2 研究区域各河段氨氮负荷第103-108页
    6.3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7.1 结论第109-110页
    7.2 创新与展望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作者简介第118-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ED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大气NO2浓度测量研究
下一篇:环境规制政策效果实证分析--基于激励与监督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