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城市道路汽车防碰撞系统障碍物识别算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简介第13-15页
        1.2.1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组成和形式第14页
        1.2.2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功能作用第14-15页
    1.3 研究现状分析第15-22页
        1.3.1 主动避撞系统国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2 主动避撞系统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3 主动避撞系统研究现状对比分析第20页
        1.3.4 障碍物检测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汽车防碰撞系统障碍物识别算法总体设计第23-35页
    2.1 汽车防碰撞系统障碍物识别算法总体流程第23-24页
    2.2 汽车防碰撞系统障碍物识别算法关键技术第24-25页
        2.2.1 体现驾驶员特点的安全距离模型建模第24页
        2.2.2 障碍物识别第24页
        2.2.3 目标跟踪系统的建立第24-25页
    2.3 传感器选型第25-29页
        2.3.1 机器视觉第25页
        2.3.2 车载雷达传感器第25-29页
    2.4 控制器介绍第29-33页
        2.4.1 单片机的基本特点第30页
        2.4.2 MC9S12DG128功能电路介绍第30-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汽车防碰撞系统障碍物识别跟踪算法研究第35-65页
    3.1 雷达数据预处理第36-40页
        3.1.1 距离转换第36-37页
        3.1.2 数据滤波第37-39页
        3.1.3 坐标变换第39-40页
    3.2 聚类分析算法第40-45页
        3.2.1 K-均值聚类算法第41页
        3.2.2 DBSCAN聚类算法第41页
        3.2.3 模糊聚类算法第41-42页
        3.2.4 最近邻聚类算法第42-45页
    3.3 目标跟踪算法第45-58页
        3.3.1 Kalman滤波算法第45-48页
        3.3.2 目标运动模型第48-57页
        3.3.3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第57-58页
    3.4 车辆安全状态评估第58-63页
        3.4.1 基于制动过程运动学分析的安全距离模型第58-60页
        3.4.2 基于车间时距的安全距离模型第60页
        3.4.3 驾驶员预瞄安全距离模型第60-62页
        3.4.4 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安全距离模型第62-63页
        3.4.5 安全距离模型方案选择第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汽车防碰撞系统障碍物识别算法试验验证第65-81页
    4.1 目标跟踪算法仿真试验第65-73页
    4.2 实车试验验证第73-80页
        4.2.1 试验平台搭建第73-75页
        4.2.2 目标跟踪算法实车试验第75-78页
        4.2.3 安全状态评估实车试验第78-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5.1 全文总结第81-82页
    5.2 工作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车辆自主换道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汽车前方车辆识别的雷达和视觉信息融合算法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