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3页 |
1. 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生理作用 | 第16-17页 |
1.1 肠道微生物的生理作用 | 第16页 |
1.2 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与失调 | 第16-17页 |
2. 益生菌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2.1 益生菌的定义 | 第17页 |
2.2 益生菌的种类 | 第17页 |
2.3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3 益生菌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3.1 益生菌在仔猪生产上的影响 | 第19页 |
3.2 益生菌在母猪生产上的影响 | 第19-20页 |
3.3 益生菌在肥育猪生产上的影响 | 第20页 |
4. 影响益生菌作用效果的因素 | 第20-21页 |
4.1 动物的种类 | 第20页 |
4.2 环境因素 | 第20-21页 |
4.3 益生菌饲喂方式 | 第21页 |
4.4 营养物质对益生菌的影响 | 第21页 |
4.5 抗生素 | 第21页 |
5. 益生菌的包被技术 | 第21-22页 |
5.1 微胶囊化的方法 | 第21-22页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饲料应用中的初步研究 | 第23-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1.2 试验饲粮 | 第23页 |
1.3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第23-24页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4-25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2.1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6页 |
2.2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血清生理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4.1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30页 |
4.3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0-31页 |
4.4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消化指标的影响 | 第31页 |
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微胶囊益生菌在肥育猪饲料应用中的验证试验 | 第32-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2.1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血清生理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33页 |
2.3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 微胶囊益生菌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屠宰指标及肉质指标的影响 | 第36-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1.2 检测屠宰性能及肉质指标及方法 | 第36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2.1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2.2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屠宰指标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肉质指标的影响 | 第38-39页 |
2.4 饲粮中添加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血清生理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39页 |
2.5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39-40页 |
2.6 微胶囊益生菌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1页 |
4. 讨论 | 第41-42页 |
4.1 微胶囊益生素对肥育猪屠宰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 微胶囊益生菌对肥育猪肉质指标的影响 | 第42页 |
5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