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23-25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6-35页 |
2.1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 第26-32页 |
2.1.1 信贷风险概念 | 第26页 |
2.1.2 信贷风险种类 | 第26-28页 |
2.1.3 信贷风险来源 | 第28-29页 |
2.1.4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第29-32页 |
2.2 主要风险管理理论 | 第32-33页 |
2.2.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32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2-33页 |
2.3 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 第33-35页 |
2.3.1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 第33-34页 |
2.3.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 第34-35页 |
第3章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 | 第35-59页 |
3.1 WHS城市商业银行概况 | 第35-42页 |
3.1.1 WHS城市商业银行简介 | 第35页 |
3.1.2 WHS城市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第35-42页 |
3.2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现状 | 第42-54页 |
3.2.1 内部环境 | 第43-46页 |
3.2.2 目标设定 | 第46-47页 |
3.2.3 风险识别 | 第47-48页 |
3.2.4 风险评估 | 第48-51页 |
3.2.5 风险应对 | 第51页 |
3.2.6 控制活动 | 第51-53页 |
3.2.7 信息与沟通 | 第53页 |
3.2.8 监控 | 第53-54页 |
3.3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 第54-59页 |
3.3.1 内控环境问题 | 第54-56页 |
3.3.2 信息与沟通问题 | 第56页 |
3.3.3 委托代理人问题 | 第56-58页 |
3.3.4 监督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58-59页 |
第4章 WHS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第59-63页 |
4.1 WHS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内涵 | 第59页 |
4.2 WHS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要素 | 第59-61页 |
4.2.1 应用管理体系要素 | 第59-60页 |
4.2.2 流程管理体系要素 | 第60页 |
4.2.3 数据管理体系要素 | 第60-61页 |
4.3 WHS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要素作用 | 第61-63页 |
4.3.1 应用管理体系要素作用 | 第61页 |
4.3.2 流程管理体系要素作用 | 第61-62页 |
4.3.3 数据管理体系要素作用 | 第62-63页 |
第5章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体系设计 | 第63-78页 |
5.1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第63-64页 |
5.2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体系架构 | 第64-65页 |
5.3 WHS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体系 | 第65-78页 |
5.3.1 信贷风险管控体系应用管理 | 第65-69页 |
5.3.2 信贷风险管控体系流程管理 | 第69-74页 |
5.3.3 信贷风险管控体系数据管理 | 第74-76页 |
5.3.4 三位一体整合管控体系 | 第76-78页 |
第6章 WHS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第78-81页 |
6.1 加强内控环境建设 | 第78-79页 |
6.1.1 加强风险管控意识 | 第78页 |
6.1.2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 第78页 |
6.1.3 创建信贷风险内控环境 | 第78-79页 |
6.2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第79-80页 |
6.3 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 | 第80-81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7.1 结论 | 第81-82页 |
7.2 提出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