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20页 |
1.1.1 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 | 第13-14页 |
1.1.2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以及概况 | 第14-17页 |
1.1.3 银联商务概况以及困境 | 第17页 |
1.1.4 银联商务的“营销联盟”业务 | 第17-19页 |
1.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 论文思路和框架 | 第21-22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第23-32页 |
2.1 战略的起源 | 第23-24页 |
2.2 发展战略的类型 | 第24-25页 |
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5-26页 |
2.4 价值链理论 | 第26-27页 |
2.5 研究工具 | 第27-32页 |
2.5.1 PEST分析工具 | 第27-28页 |
2.5.2 SWOT分析 | 第28-29页 |
2.5.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29页 |
2.5.4 银联商务以及其主要竞争对手支付宝的盈利模式 | 第29-32页 |
第3章 银联商务O2O“营销联盟”外部环境分析 | 第32-42页 |
3.1 从PEST角度分析银联商务所处的外部环境 | 第32-38页 |
3.1.1 P(政治) | 第32-34页 |
3.1.2 E(经济) | 第34-35页 |
3.1.3 S(社会因素) | 第35-37页 |
3.1.4 T(科技) | 第37-38页 |
3.2 银联商务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第38-40页 |
3.3 银联商务价值链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银联商务O2O“营销联盟”竞争环境分析 | 第42-50页 |
4.1 进入壁垒 | 第43-44页 |
4.2 替代品威胁 | 第44-46页 |
4.3 买方的议价能力 | 第46页 |
4.4 供方议价能力 | 第46-47页 |
4.5 现有竞争者 | 第47-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银联商务O2O“营销联盟”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第50-58页 |
5.1 企业的SWOT的分析 | 第50-55页 |
5.1.1 S战略-扩张性战略 | 第51-52页 |
5.1.2 WO战略 | 第52-53页 |
5.1.3 ST战略 | 第53-55页 |
5.1.4 WT战略 | 第55页 |
5.2 战略的选择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营销联盟发展战略实施具体措施 | 第58-71页 |
6.1 战略实施 | 第58-66页 |
6.1.1 加强银联商务自身产业链资源整合 | 第58-59页 |
6.1.2 建立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 | 第59-60页 |
6.1.3 建立O2O营销体系与大数据 | 第60-61页 |
6.1.4 营销联盟战略发展伊始消费者的获取 | 第61-62页 |
6.1.5 营销联盟战略发展商户的获取 | 第62-64页 |
6.1.6 营销联盟战略发展与银行的合作 | 第64-66页 |
6.2 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66-70页 |
6.2.1 组织保障 | 第66-67页 |
6.2.2 文化保障 | 第67-68页 |
6.2.3 财务因素的保障 | 第68-69页 |
6.2.4 科技的保障 | 第69-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7.2 展望与不足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