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以成都地区8所高校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研究的趋势及不足第16-17页
    1.3 创新点和难点第17页
        1.3.1 创新点第17页
        1.3.2 难点第17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2章 生命价值观教育概述第19-36页
    2.1 生命和生命价值第19-21页
        2.1.1 生命第19-20页
        2.1.2 生命价值第20-21页
    2.2 生命价值观第21-32页
        2.2.1 价值观与生命价值观的概念第21-22页
        2.2.2 中国传统的生命价值观第22-28页
        2.2.3 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第28-30页
        2.2.4 生命价值观的特性第30-32页
    2.3 生命价值观教育第32-36页
        2.3.1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及内容第32-33页
        2.3.2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原则第33-36页
第3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实证调查分析第36-62页
    3.1 问卷调查情况综述第36-37页
        3.1.1 调查目的第36页
        3.1.2 调查对象第36-37页
        3.1.3 调查方法第37页
        3.1.4 问卷设计第37页
    3.2 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第37-50页
        3.2.1 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现状分析第37-40页
        3.2.2 大学生生命体验的现状第40-41页
        3.2.3 大学生的生命行为评价现状第41-48页
        3.2.4 大学生的生命的价值选择现状第48-50页
    3.3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第50-54页
        3.3.1 学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第50-53页
        3.3.2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参与情况第53-54页
    3.4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4-62页
        3.4.1 个人因素分析第54-57页
        3.4.2 家庭因素分析第57-59页
        3.4.3 学校因素分析第59-60页
        3.4.4 社会因素分析第60-62页
第4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建议第62-74页
    4.1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自我教育第62-64页
        4.1.1“三问三省”——自我教育的前提第62-64页
        4.1.2“情系所往”——自我教育的助推器第64页
        4.1.3“路遥在行”——自我教育的落脚石第64页
    4.2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第64-66页
        4.2.1“生死有常”——正视生与死第64-65页
        4.2.2“家和万事兴”——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65页
        4.2.3“生命在于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第65页
        4.2.4“贪图享受非好事”——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取向第65-66页
    4.3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学校教育第66-73页
        4.3.1 针对性教学设计第66-69页
        4.3.2“软件和硬件”的双重建设第69-71页
        4.3.3 多样化创新教学方法第71-73页
    4.4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社会教育第73-74页
        4.4.1 主流媒体掌舵,新兴媒体传播第73页
        4.4.2 整合社会资源,获得社会支持第73-74页
结论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0-81页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第81-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融媒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
下一篇:四川省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