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户可中断负荷成本计算及响应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工业用户的可中断负荷响应行为分析 | 第15-21页 |
2.1 工业用户的生产特性与负荷特性 | 第15-17页 |
2.1.1 工业生产的分类 | 第15-16页 |
2.1.2 工业负荷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工业用户的响应行为分析 | 第17-20页 |
2.2.1 工业用户的响应负荷分类 | 第17-18页 |
2.2.2 工艺流程一般性模型 | 第18-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可中断能力的分析与评估 | 第21-30页 |
3.1 典型行业的负荷可中断潜力分析 | 第21-24页 |
3.1.1 钢铁行业 | 第21-22页 |
3.1.2 机械制造行业 | 第22-23页 |
3.1.3 有色金属行业 | 第23-24页 |
3.2 可中断能力的评估方法 | 第24-29页 |
3.2.1 可中断能力的评估 | 第24-26页 |
3.2.2 算例分析 | 第26-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工业负荷可中断成本计算与中断策略研究 | 第30-50页 |
4.1 工业负荷可中断成本构成与计算模型 | 第30-33页 |
4.1.1 废品损失 | 第30-31页 |
4.1.2 生产损失 | 第31-32页 |
4.1.3 启停成本 | 第32页 |
4.1.4 节约成本 | 第32-33页 |
4.1.5 其他成本 | 第33页 |
4.2 工业负荷中断策略研究 | 第33-37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37-45页 |
4.3.1 中断最小直接成本及赶工时间 | 第38-42页 |
4.3.2 中断策略的优化及最小中断成本的计算 | 第42-45页 |
4.4 可中断负荷效益分析 | 第45-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多情境下负荷中断成本计算方法 | 第50-68页 |
5.1 不同类型生产负荷中断成本计算 | 第50-58页 |
5.1.1 连续性生产可中断负荷成本计算 | 第50-53页 |
5.1.2 混合式生产可中断负荷研究 | 第53-56页 |
5.1.3 不同生产条件下可中断负荷成本分析 | 第56-58页 |
5.2 负荷非计划中断成本计算及应对策略 | 第58-61页 |
5.2.1 非计划中断成本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5.2.2 非计划中断应对策略 | 第59-61页 |
5.3 非计划中断成本分析 | 第61-67页 |
5.3.1 供电意外中断的成本计算分析 | 第62-66页 |
5.3.2 计划中断与非计划中断成本比较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1 总结 | 第68页 |
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