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艺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液化流程的模拟 | 第12页 | 
| 1.2.2 液化流程的评价与选择 | 第12-13页 | 
| 1.2.3 液化流程的优化 | 第13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天然气液化流程设计及热力学计算模型 | 第15-25页 | 
| 2.1 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艺的设计 | 第15-18页 | 
| 2.1.1 混合制冷剂液化工艺 | 第15-16页 | 
| 2.1.2 带膨胀机的液化工艺 | 第16-18页 | 
| 2.2 天然气和制冷剂的物性计算 | 第18-19页 | 
| 2.3 天然气液化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模型 | 第19-24页 | 
| 2.3.1 能分析模型 | 第20-21页 | 
| 2.3.2 (火用)分析模型 | 第21-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 第25-51页 | 
| 3.1 模拟初始参数假设 | 第25-30页 | 
| 3.1.1 入口参数分析 | 第26页 | 
| 3.1.2 出口参数分析 | 第26-29页 | 
| 3.1.3 初始参数确定 | 第29-30页 | 
| 3.2 液化流程的稳态模拟与热力学分析 | 第30-43页 | 
| 3.2.1 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 | 第30-33页 | 
| 3.2.2 双级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 | 第33-36页 | 
| 3.2.3 N2-CH4膨胀制冷液化流程 | 第36-39页 | 
| 3.2.4 天然气自膨胀液化流程 | 第39-41页 | 
| 3.2.5 带混合制冷循环的天然气自膨胀液化流程 | 第41-43页 | 
| 3.3 不同液化工艺的比较 | 第43-46页 | 
| 3.3.1 系统性能参数 | 第43-45页 | 
| 3.3.2 流程(火用)损分布 | 第45-46页 | 
| 3.4 中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工艺选择 | 第46-49页 | 
| 3.4.1 负荷型装置 | 第46-47页 | 
| 3.4.2 调压型装置 | 第47-48页 | 
| 3.4.3 调峰型装置 | 第48-4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负荷型液化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 第51-72页 | 
| 4.1 液化流程结构优化 | 第51-55页 | 
| 4.1.1 优化设计 | 第51-54页 | 
| 4.1.2 性能参数计算 | 第54-55页 | 
| 4.2 液化工艺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5-62页 | 
| 4.2.1 气源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 4.2.2 制冷剂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 4.2.3 总结 | 第62页 | 
| 4.3 液化系统设备热力学优化分析 | 第62-65页 | 
| 4.4 混合制冷剂配比优化 | 第65-67页 | 
| 4.4.1 优化模型 | 第65页 | 
| 4.4.2 基于优化器的制冷剂配比优化 | 第65-67页 | 
| 4.5 基于遗传算法的流程设计参数优化 | 第67-70页 | 
| 4.5.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67-68页 | 
| 4.5.2 遗传算法对液化流程设计参数的优化 | 第68-7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