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建筑垂直绿化降温效果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1.1 城市环境和热岛现象第17页
        1.1.2 绿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8-19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9页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小结第19-20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垂直绿化的发展与实现第21-30页
    2.1 垂直绿化相关介绍第21-23页
        2.1.1 垂直绿化的相关概念第21页
        2.1.2 国内外垂直绿化的相关政策第21-22页
        2.1.3 垂直绿化的生态效应第22-23页
    2.2 垂直绿化的植物类型第23页
    2.3 垂直绿化的安装方式第23-27页
        2.3.1 地栽攀附式墙体绿化第23-24页
        2.3.2 平台式墙体绿化第24页
        2.3.3 框架模块式墙体绿化第24-25页
        2.3.4 盆种植式墙体绿化第25-27页
    2.4 垂直绿化经典案例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垂直绿化传热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方法第30-36页
    3.1 分析目的和方法第30页
    3.2 植物层分析第30-33页
        3.2.1 辐射吸收的计算第30-32页
        3.2.2 植物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第32-33页
        3.2.3 蒸散潜热的计算第33页
    3.3 植物层辐射吸收的简化第33页
    3.4 土地模型分析第33-34页
        3.4.1 控制方程第33页
        3.4.2 边界条件第33-34页
    3.5 空气模型第34页
    3.6 建筑模型分析第34-35页
        3.6.1 控制方程第34-35页
        3.6.2 边界条件第35页
    3.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的垂直绿化室内降温分析第36-56页
    4.1 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第36-39页
        4.1.1 计算流体力学模块第36-37页
        4.1.2 传热模块第37-38页
        4.1.3 COMSOL仿真计算流程第38-39页
    4.2 简单混凝土模型受热温度计算第39-40页
        4.2.1 算例设置第39-40页
        4.2.2 计算结果和对比总结第40页
    4.3 混凝土建筑模型对比算例第40-43页
        4.3.1 条件设置第41-42页
        4.3.2 计算结果和对比总结第42-43页
    4.4 白昼混凝土建筑降温效应对比算例第43-45页
        4.4.1 白昼辐射变化计算条件设置第43-44页
        4.4.2 计算结果和对比第44页
        4.4.3 空调能耗降低估算第44-45页
    4.5 不同热阻墙壁建筑模型对比算例第45-49页
        4.5.1 常规砖瓦房垂直绿化效果计算第45-46页
        4.5.2 毛坯砖瓦房垂直绿化效果计算第46-47页
        4.5.3 高热阻环保墙面垂直绿化效果计算第47页
        4.5.4 计算结果和对比第47-49页
    4.6 多层混凝土建筑模型不同层面垂直绿化效果对比算例第49-51页
        4.6.1 模型构建与介绍第49-50页
        4.6.2 计算结果与分析总结第50-51页
    4.7 不同风速混凝土建筑模型对比算例第51-55页
        4.7.1 背景和计算设置介绍第51-52页
        4.7.2 不同风速垂直绿化前后计算结果第52-54页
        4.7.3 计算结果与对比总结第54-55页
    4.8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基于ENVI-met的垂直绿化室外环境影响模拟第56-68页
    5.1 ENVI-met介绍第56-60页
        5.1.1 软件结构第57页
        5.1.2 网格划分方式介绍第57页
        5.1.3 控制方程介绍第57-59页
        5.1.4 边界条件类型第59-60页
        5.1.5 输入量及输出量第60页
    5.2 建筑群垂直绿化效果计算第60-65页
        5.2.1 植被模型的建立第60-61页
        5.2.2 建筑模型的构建第61页
        5.2.3 计算文件的生成和计算步骤第61-62页
        5.2.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62-65页
    5.3 建筑群垂直绿化与其他绿化效果的对比第65-67页
        5.3.1 草坪模型的分析第66页
        5.3.2 计算和结果对比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总结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研究
下一篇: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评估指标建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