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多电平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及漏电流抑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光伏发电系统及发电原理第12-14页
        1.2.1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第12页
        1.2.2 光伏发电原理及特点第12-13页
        1.2.3 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第13-14页
    1.3 光伏逆变器的分类第14-16页
        1.3.1 按输出相数分类第14-15页
        1.3.2 按隔离方式分类第15-16页
    1.4 电磁兼容的研究意义及现状第16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电磁干扰(EMI)原理第18-32页
    2.1 电磁兼容简介第18页
    2.2 电磁干扰源与耦合途径第18-24页
        2.2.1 电磁干扰源第18页
        2.2.2 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第18-24页
    2.3 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第24-25页
    2.4 开关电源中的EMI第25-30页
        2.4.1 开关电源中EMI的产生原理第25-26页
        2.4.2 元器件的高频模型第26-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多电平光伏逆变器结构第32-47页
    3.1 多电平技术的产生第32-33页
        3.1.1 串并联技术第32页
        3.1.2 多重化技术第32页
        3.1.3 组合变换技术第32页
        3.1.4 多电平技术第32-33页
    3.2 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第33-42页
        3.2.1 二极管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第33-34页
        3.2.2 飞跨电容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第34-37页
        3.2.3 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第37-40页
        3.2.4 其他新型多电平逆变器第40页
        3.2.5 多电平逆变器仿真输出波形第40-42页
    3.3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2-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及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第47-57页
    4.1 特定消谐法第47页
    4.2 阶梯波调制法第47页
    4.3 载波PWM法第47-48页
        4.3.1 载波叠加SPWM法(SHPWM)第48页
        4.3.2 载波移相PWM法(CPSPWM)第48页
    4.4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法(SVPWM)第48-49页
    4.5 三电平逆变器的SVPWM控制策略及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第49-56页
        4.5.1 三电平SVPWM定义第49-50页
        4.5.2 一般情况下SVPWM控制方法第50-54页
        4.5.3 中点电位问题第54页
        4.5.4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第54-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EMI滤波器设计第57-80页
    5.1 多电平逆变器中的EMI第57-58页
        5.1.1 多电平逆变器EMI产生原理第57-58页
        5.1.2 多电平光伏逆变器EMI抑制措施第58页
    5.2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第58-62页
        5.2.1 插入损耗第58-59页
        5.2.2 阻抗失配原则第59-62页
        5.2.3 滤波器的漏电流第62页
    5.3 电磁噪声的频谱第62-64页
    5.4 传导干扰仿真分析第64-71页
        5.4.1 仿真软件PSpice介绍第64-65页
        5.4.2 建立仿真模型第65-71页
    5.5 EMI滤波器设计第71-74页
    5.6 EMI滤波器仿真第74-79页
        5.6.1 差模抑制电路仿真波形第74-76页
        5.6.2 共模抑制电路仿真波形第76-79页
    5.7 本章小结第79-80页
6 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漏电流分析第80-88页
    6.1 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共模谐振等效模型第80-82页
    6.2 对称参数结构对漏电流的影响第82-84页
        6.2.1 U_(CM)对漏电流的影响第83-84页
        6.2.2 电网电压对漏电流的影响第84页
    6.3 不对称参数结构对漏电流的影响第84-87页
        6.3.1 不对称滤波电感对共模电流的影响第85-86页
        6.3.2 形成方式不同的寄生电容对共模电流的影响第86-87页
    6.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7.1 结论第88-89页
    7.2 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新型滑模观测器研究
下一篇:BJ发电厂物资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