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聘任制公务员激励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二、激励机制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 “双因素”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工作特性模型 | 第20-22页 |
三、聘任制公务员制度概述 | 第22-27页 |
(一) 公务员录用制度分类 | 第22-25页 |
1. 考任制 | 第22-23页 |
2. 选任制 | 第23-24页 |
3. 委任制 | 第24页 |
4. 聘任制 | 第24-25页 |
(二) 聘任制公务员意义 | 第25-27页 |
1. 满足政府机关多样化人才需求 | 第25-26页 |
2. 进一步促进公务员体制改革 | 第26页 |
3.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 第26-27页 |
四、我国聘任制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一) 考核制度不足导致激励依据不充分 | 第27-28页 |
(二) 政策导向欠缺导致激励力度不够 | 第28-30页 |
(三) 工作内容简单,工作技能单一 | 第30页 |
(四) 工作自主权低,官僚制思想严重 | 第30-31页 |
(五) 聘任期限有限,责任感不强 | 第31-33页 |
五、完善我国聘任制公务员激励对策分析 | 第33-39页 |
(一) 完善考核制度 | 第33-35页 |
(二) 制定合理薪酬福利政策 | 第35-36页 |
(三) 增强岗位流动 | 第36-37页 |
(四) 赋予更多自主权 | 第37-38页 |
(五) 提高聘任制公务员责任感 | 第38-3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