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针对不规则应用的图形处理器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0页
第1章 引论第10-25页
    1.1 论文背景第10-12页
    1.2 图形处理器的发展变迁第12-16页
    1.3 图形处理器的硬件架构和编程模型第16-19页
        1.3.1 硬件架构第16-18页
        1.3.2 编程模型第18-19页
    1.4 不规则应用的特征和挑战第19-23页
        1.4.1 不规则计算第19-21页
        1.4.2 不规则访存第21-23页
    1.5 本文的内容及组织第23-25页
第2章 相关工作第25-31页
    2.1 优化技术第25-29页
        2.1.1 基于线程束的调度第25-27页
        2.1.2 基于存储空间的管理第27-28页
        2.1.3 基于任务的调度第28-29页
    2.2 仿真器平台第29-31页
第3章 针对不规则模式的算法优化第31-63页
    3.1 本章引论第31-32页
    3.2 SMVP 算法优化和性能评估第32-45页
        3.2.1 SMVP 介绍第32-34页
        3.2.2 算法优化第34-38页
        3.2.3 SMVP 性能评估第38-41页
        3.2.4 静态时序分析性能评估第41-42页
        3.2.5 共轭梯度算法性能评估第42-43页
        3.2.6 BFS 的实现和性能评估第43-45页
    3.3 字符串匹配算法优化和性能评估第45-53页
        3.3.1 字符串匹配算法介绍第45-48页
        3.3.2 算法优化第48-51页
        3.3.3 性能评估第51-53页
    3.4 QR 分解算法优化和性能评估第53-61页
        3.4.1 QR 分解算法介绍第53-56页
        3.4.2 算法优化第56-59页
        3.4.3 性能评估第59-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针对不规则访存的存储资源调度技术第63-83页
    4.1 本章引论第63-65页
    4.2 GPU 程序统性能的量化分析第65-71页
        4.2.1 末级缓存性能与系统性能关系第66-68页
        4.2.2 访存请求地址分布第68-70页
        4.2.3 访存分支分布第70-71页
    4.3 基于有效地址优先级的缓存管理策略第71-74页
        4.3.1 优先级的赋值和比较第71-73页
        4.3.2 优先级的周期性更新第73-74页
    4.4 基于分支特性的内存调度策略第74-76页
    4.5 硬件开销评估第76页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6-81页
        4.6.1 有效地址优先级对于性能的影响第77-78页
        4.6.2 缓存管理策略中的动态更新机制第78-79页
        4.6.3 缓存管理策略对于缓存和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4.6.4 内存调度策略对于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4.7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面向流计算的资源动态分配技术第83-105页
    5.1 本章引论第83-86页
    5.2 针对流计算的性能量化分析第86-92页
        5.2.1 仿真环境和测试程序第86-88页
        5.2.2 程序性能与流多处理器数量的关系第88-90页
        5.2.3 多任务并发执行对于性能的影响第90-92页
    5.3 支持双任务并发执行的动态调度机制第92-99页
        5.3.1 计算资源分配第92-95页
        5.3.2 缓存资源分配第95-97页
        5.3.3 硬件开销评估第97-99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9-103页
        5.4.1 性能总体评估第99-101页
        5.4.2 性能分解第101-102页
        5.4.3 内存访问次数第102页
        5.4.4 多任务并发执行第102-103页
    5.5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8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105-106页
    6.2 本文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激发系统中螺旋波解析解的研究
下一篇:硬脂酰酪氨酸对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