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4-18页 |
2.1 风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 第14-16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风险的特征 | 第14-15页 |
2.1.3 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 第15-16页 |
2.2 风险管理 | 第16-17页 |
2.2.1 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16页 |
2.2.2 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16页 |
2.2.3 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风险管理体系与方法 | 第18-30页 |
3.1 风险识别 | 第18-19页 |
3.1.1 风险识别的依据 | 第18页 |
3.1.2 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3.1.3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19页 |
3.2 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19-26页 |
3.2.1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 第19-20页 |
3.2.2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流程 | 第20页 |
3.2.3 风险分级标准 | 第20-21页 |
3.2.4 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 第21-26页 |
3.3 风险控制 | 第26-29页 |
3.3.1 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 第26页 |
3.3.2 风险接受准则 | 第26页 |
3.3.3 风险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 第26-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高瓦斯隧道风险管理特点分析 | 第30-38页 |
4.1 瓦斯隧道工区分类 | 第30页 |
4.2 瓦斯的赋存与运移特点 | 第30-33页 |
4.2.1 瓦斯赋存 | 第30-32页 |
4.2.2 瓦斯运移 | 第32-33页 |
4.3 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瓦斯赋存的特点 | 第33-34页 |
4.4 瓦斯突出 | 第34-36页 |
4.4.1 瓦斯涌出 | 第34-35页 |
4.4.2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 第35-36页 |
4.5 瓦斯爆炸 | 第36页 |
4.6 瓦斯窒息 | 第36-37页 |
4.7 瓦斯隧道风险管理特点 | 第3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单碑石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 第38-58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38-40页 |
5.1.1 工程简介 | 第38页 |
5.1.2 地形地貌 | 第38-39页 |
5.1.3 地层岩性 | 第39页 |
5.1.4 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 第39页 |
5.1.5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9页 |
5.1.6 有毒有害气体调查 | 第39-40页 |
5.2 单碑石隧道风险识别 | 第40页 |
5.3 单碑石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 第40-45页 |
5.3.1 项目整体风险评估 | 第40-42页 |
5.3.2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42-45页 |
5.3.3 评估结果的确定 | 第45页 |
5.4 单碑石隧道施工风险应对方案 | 第45-48页 |
5.4.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 第45-46页 |
5.4.2 超前地质预报 | 第46页 |
5.4.3 监控量测 | 第46页 |
5.4.4 塌方 | 第46页 |
5.4.5 突水(泥、石) | 第46-47页 |
5.4.6 大变形 | 第47页 |
5.4.7 岩爆 | 第47页 |
5.4.8 机械伤害 | 第47-48页 |
5.5 单碑石隧道瓦斯安全风险控制专项方案 | 第48-57页 |
5.5.1 监测监控 | 第48-51页 |
5.5.2 超前地质预报 | 第51页 |
5.5.3 瓦斯隧道通风方案 | 第51-54页 |
5.5.4 供电、通讯 | 第54-55页 |
5.5.5 机械的防爆性能改装 | 第55页 |
5.5.6 防突方案 | 第55-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