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相关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11页 |
1.5.2 研究难点 | 第11页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2 陕北婚俗文化概述 | 第14-28页 |
2.1 陕北婚俗的历史溯源与发展 | 第14-18页 |
2.2 陕北婚俗蕴含的文化寓意 | 第18-21页 |
2.2.1 祈生盼子文化 | 第18-20页 |
2.2.2 趋吉避凶的喜庆文化 | 第20页 |
2.2.3 幸福美满文化 | 第20-21页 |
2.3 陕北婚俗饰品分类 | 第21-25页 |
2.3.1“吉”饰 | 第21-24页 |
2.3.2“礼”饰 | 第24-25页 |
2.4 陕北婚俗饰品设计特性 | 第25-26页 |
2.4.1 手工艺性 | 第25-26页 |
2.4.2 符号象征性 | 第26页 |
2.4.3 精神寄托性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现代婚俗饰品设计概述 | 第28-38页 |
3.1 现代婚俗饰品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3.1.1 现代婚俗饰品市场现状 | 第28-30页 |
3.1.2 现代婚俗饰品分类 | 第30-32页 |
3.2 现代婚俗饰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32-35页 |
3.2.1 个性化设计 | 第32-33页 |
3.2.2 注重情感化的设计 | 第33-34页 |
3.2.3 绿色化设计趋势 | 第34-35页 |
3.3 现代婚俗饰品设计缺陷 | 第35-37页 |
3.3.1 趋同化设计 | 第35页 |
3.3.2 文化底蕴缺失 | 第35-36页 |
3.3.3 传统手工艺的缺失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陕北婚俗文化在现代婚俗饰品设计中的实践 | 第38-52页 |
4.1 陕北婚俗图案文化在现代婚俗饰品设计中的体现 | 第38-40页 |
4.1.1 图案造型化繁为简 | 第38-39页 |
4.1.2 图形的鱼与莲 | 第39-40页 |
4.2 陕北婚俗文化中的色彩文化在现代婚俗饰品设计中的借鉴 | 第40-42页 |
4.2.1 陕北婚俗中的色彩 | 第40-41页 |
4.2.2 现代婚俗的配色方法借鉴 | 第41-42页 |
4.2.3 大胆赋色,婚俗色彩体现新时尚 | 第42页 |
4.3 陕北婚俗文化情感内涵在现代婚俗饰品设计中的体现 | 第42-43页 |
4.4 工艺的多样性 | 第43-44页 |
4.5 设计实践——以婚礼布包饰品设计为例 | 第44-51页 |
4.5.1 灵感来源 | 第44-45页 |
4.5.2 设计实践方案说明 | 第45-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 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