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SnO_2半导体材料简介 | 第10-12页 |
1.2.1 半导体材料 | 第10-11页 |
1.2.2 SnO_2晶体结构 | 第11页 |
1.2.3 SnO_2应用范围 | 第11-12页 |
1.3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介绍 | 第12-13页 |
1.3.1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导电机理 | 第12-13页 |
1.3.2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性能及应用 | 第13页 |
1.4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4.1 固相法 | 第13-14页 |
1.4.2 液相法 | 第14-15页 |
1.4.3 气相法 | 第15页 |
1.5 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18-2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2.2.1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案 | 第18-19页 |
2.2.2 Sb掺杂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案 | 第19-20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4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5 分析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2.5.1 扫描电镜(SEM) | 第21页 |
2.5.2 能谱(EDS) | 第21页 |
2.5.3 X射线衍射(XRD) | 第21-22页 |
2.5.4 差热-热失重(TG-DSC) | 第22页 |
2.6 性能测试方法 | 第22-24页 |
2.6.1 密度 | 第22-23页 |
2.6.2 电阻率 | 第23-24页 |
2.6.3 维氏硬度 | 第24页 |
2.6.4 导电率 | 第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固相法制备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及性能研究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制备过程 | 第26-27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3.3.1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28页 |
3.3.2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28-32页 |
3.3.3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能谱分析 | 第32-33页 |
3.3.4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物理性能分析 | 第33-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液相法制备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及性能研究 | 第38-54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制备过程 | 第38-39页 |
4.2.1 反应pH值计算 | 第38-39页 |
4.2.2 基础实验 | 第3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4.3.1 pH值对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影响 | 第39-42页 |
4.3.2 掺杂量对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3 煅烧温度对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影响 | 第45-49页 |
4.4 优化后的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4.4.1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物理性能分析 | 第49页 |
4.4.2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差热-热失重分析 | 第49-50页 |
4.4.3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0-51页 |
4.4.4 Sb掺杂SnO_2导电粉体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Sb掺杂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4-66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制备过程 | 第54-55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5.3.1 Sb掺杂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55-58页 |
5.3.2 Sb掺杂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能谱分析 | 第58-59页 |
5.3.3 Sb掺杂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