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案例及相关法律争议问题 | 第6-8页 |
1.1 案情简介 | 第6页 |
1.2 本案引发的主要法律争议焦点 | 第6-8页 |
第二章 本案相关法律争议焦点的分析与认定 | 第8-25页 |
2.1 不特定对象之“公众”的辨析 | 第8-12页 |
2.1.1“公众”的相对性分析 | 第8-11页 |
2.1.2“公众”是以行为论还是以结果论? | 第11-12页 |
2.1.3 本案中“公众”的认定 | 第12页 |
2.2 直接责任人的界定 | 第12-14页 |
2.2.1 直接责任人的概念及范围 | 第13页 |
2.2.2 本案中直接责任人的认定 | 第13-14页 |
2.3 扰乱金融秩序法益的内涵理解 | 第14-18页 |
2.3.1 单一法益还是多重法益 | 第14-15页 |
2.3.2 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法益内涵 | 第15-18页 |
2.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 | 第18-20页 |
2.5 司法实践中的其他争议及现实困惑 | 第20-25页 |
2.5.1 存款人是否是被害人? | 第20-22页 |
2.5.2 执法格式化与司法效果、社会效果之间的困惑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法律问题思考 | 第25-31页 |
3.1 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 第25-26页 |
3.2 引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第26-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