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氧化石墨烯对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降解和接枝的影响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不同组分的简介第14-18页
        1.2.1 聚丙烯的简介第14-16页
        1.2.2 过氧化二异丙苯第16页
        1.2.3 马来酸酐第16-17页
        1.2.4 苯乙烯第二单体第17页
        1.2.5 氧化石墨烯第17-18页
    1.3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与表征第18-20页
        1.3.1 制备方法第18-19页
        1.3.2 表征方法第19-20页
    1.4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的反应机理第20-26页
    1.5 苯乙烯-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的反应机理第26-30页
        1.5.1 苯乙烯-马来酸酐自由基共聚体系机理第27-28页
        1.5.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单体接枝聚丙烯机理第28-30页
    1.6 课题提出第30-32页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30页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与马来酸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第32-40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2.2.1 原料与试剂第32页
        2.2.2 实验仪器第32页
        2.2.3 GO/ MAH复合物的制备第32-33页
        2.2.4 GO/ MAH复合物的表征第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37页
        2.3.1 GO/ MAH复合物中的化学作用第33-35页
        2.3.2 GO/ MAH复合物的物理层间距变化第35-36页
        2.3.3 GO/ MAH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变化第36-37页
    2.4 小结第37-40页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对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降解和接枝的影响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3.2.1 原料与试剂第40-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页
        3.2.3 接枝产物的制备与纯化第41页
        3.2.4 接枝产物的表征与测试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3.3.1 GO的添加对PP/ DCP/ MAH体系的影响第42-45页
        3.3.2 组分含量对PP/ DCP/ MAH/ GO体系的影响第45-49页
        3.3.3 混炼温度对PP/ DCP/ MAH/ GO体系的影响第49-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对苯乙烯-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降解和接枝的影响第52-68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实验部分第52-53页
        4.2.1 原料与试剂第52页
        4.2.2 实验仪器第52-53页
        4.2.3 接枝产物的制备与纯化第53页
        4.2.4 接枝产物的表征与测试第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67页
        4.3.1 GO的添加对PP/ DCP/ MAH/ St体系的影响第53-56页
        4.3.2 不同组分的含量对PP/ DCP/ MAH/ St / GO体系的影响第56-65页
        4.3.3 混炼温度对PP/ DCP/ MAH/ St / GO体系的影响第65-67页
    4.4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增容研究第68-78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实验部分第68-70页
        5.2.1 原料与试剂第68-69页
        5.2.2 实验仪器第69页
        5.2.3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9-70页
        5.2.4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测试第7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0-76页
        5.3.1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70-72页
        5.3.2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形态分析第72-75页
        5.3.3 PP-g-MAH的接枝率和熔指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5.4 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第78-79页
    6.1 结论第78页
    6.2 创新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2页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92-93页
    个人简历第92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92-93页
        期刊论文第92页
        发明专利第92页
        参加会议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有机小分子与双极性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利用钢渣制备高活性复合掺合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