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考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8页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一、《苏武慢》词调溯源 | 第13-19页 |
(一)《苏武慢》调名探源 | 第13-14页 |
(二)《苏武慢》词产生于何时 | 第14-17页 |
(三)《苏武慢》异名阐释 | 第17-19页 |
二、《苏武慢》词调体制 | 第19-31页 |
(一)《苏武慢》词的格律 | 第19-22页 |
(二)《苏武慢》词的句法 | 第22-24页 |
(三)《苏武慢》词的章法 | 第24-27页 |
(四)《苏武慢》词的声情 | 第27-31页 |
三、宋代《苏武慢》 | 第31-40页 |
(一)宋代《苏武慢》作者及创作 | 第31-33页 |
(二)宋代《苏武慢》主题内容 | 第33-36页 |
(三)宋代《苏武慢》艺术风格及成因 | 第36-40页 |
四、元代《苏武慢》 | 第40-53页 |
(一)元代《苏武慢》作者及创作 | 第40-43页 |
(二)元代《苏武慢》内容题材的新变 | 第43-49页 |
(三)元代《苏武慢》艺术风格及成因 | 第49-53页 |
五、明清时期《苏武慢》 | 第53-72页 |
(一)明清时期《苏武慢》作者及创作 | 第53-58页 |
(二)明清时期《苏武慢》内容题材及艺术风格的流变 | 第58-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