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0-12页 |
1.4 论文整体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第13-25页 |
2.1 云计算相关技术 | 第13-15页 |
2.2 虚拟化相关技术 | 第15-18页 |
2.2.1 系统虚拟化技术 | 第17页 |
2.2.2 容器虚拟化技术 | 第17-18页 |
2.3 OpenStack相关技术 | 第18-20页 |
2.3.1 OpenStack组件 | 第18-19页 |
2.3.2 OpenStack日志 | 第19-20页 |
2.4 容器虚拟化相关技术 | 第20-23页 |
2.4.1 AUFS文件系统 | 第21页 |
2.4.2 Device Mapper薄置备快照设备 | 第21-22页 |
2.4.3 Docker数据卷 | 第22页 |
2.4.4 Docker与OpenStack对比 | 第22-23页 |
2.4.5 Docker与OpenStack集成 | 第23页 |
2.5 数字签名技术 | 第23-24页 |
2.5.1 数字签名的概念 | 第23-24页 |
2.5.2 OpenSSL函数库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面向OpenStack和Docker的电子取证模型 | 第25-32页 |
3.1 需求描述与分析 | 第25-26页 |
3.2 IDIF取证模型 | 第26-29页 |
3.2.1 身份校验模块 | 第27页 |
3.2.2 信息查询模块 | 第27-28页 |
3.2.3 保活通信模块 | 第28页 |
3.2.4 取证保护模块 | 第28-29页 |
3.3 IDIF系统框架 | 第29-31页 |
3.3.1 取证控制器 | 第29-30页 |
3.3.2 取证代理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IDIF系统设计 | 第32-46页 |
4.1 设计目标 | 第32页 |
4.2 取证控制端的详细架构 | 第32-40页 |
4.2.1 保活通信模块 | 第33-35页 |
4.2.2 证据存储仓库 | 第35-36页 |
4.2.3 取证保护模块 | 第36-40页 |
4.3 取证代理端的详细架构 | 第40-45页 |
4.3.1 身份验证模块 | 第40-42页 |
4.3.2 保活通信模块 | 第42页 |
4.3.3 虚拟机拍照器 | 第42-43页 |
4.3.4 容器拍照器 | 第43-44页 |
4.3.5 代理保护模块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IDIF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46-54页 |
5.1 实验环境搭建 | 第46-49页 |
5.1.1 OpenStack平台搭建 | 第46-47页 |
5.1.2 Docker容器搭建 | 第47页 |
5.1.3 OpenStack集成容器搭建 | 第47-49页 |
5.2 系统展示 | 第49-53页 |
5.2.1 身份验证 | 第50页 |
5.2.2 取证代理保活通信 | 第50-51页 |
5.2.3 虚拟机取证 | 第51-52页 |
5.2.4 信息查询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总结和未来的工作 | 第54-55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4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