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户籍管理论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山东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1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3页
1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综述第15-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7-20页
        1.3.1 论文逻辑架构第17-18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8-20页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城镇化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城镇化和城镇化率第20页
        2.1.2 新型城镇化第20-21页
    2.2 户籍制度及人口相关概念界定第21-23页
        2.2.1 户籍与户籍制度第21页
        2.2.2 人口管理主要名词解释第21-22页
        2.2.3 衡量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人口指标第22-23页
    2.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3-24页
        2.3.1 推拉理论第23页
        2.3.2 帕累托最优原理第23-24页
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城镇化建设中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第24-32页
    3.1 户籍制度改革的起步(1978年12月-1993年10月)第24-26页
        3.1.1 适当放宽农村到城镇的落户条件第24-25页
        3.1.2 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落户集镇第25页
        3.1.3 开始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第25页
        3.1.4 初步探索暂住人口管理第25-26页
    3.2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1993年11月-2003年9月)第26-28页
        3.2.1 逐步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第26-27页
        3.2.2 推行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第27页
        3.2.3 开始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第27-28页
        3.2.4 开始实施暂住证制度第28页
    3.3 统一城乡居民户口登记(2003年10月-2013年10月)第28-30页
        3.3.1 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第28-29页
        3.3.2 规范户口登记管理第29页
        3.3.3 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29页
        3.3.4 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实际问题第29-30页
    3.4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13年11月至今)第30-32页
        3.4.1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30页
        3.4.2 开展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第30-31页
        3.4.3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第31-32页
4 新型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互动关系第32-39页
    4.1 新型城镇化需要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制度藩篱第32-33页
        4.1.1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户籍制度改革第32页
        4.1.2 化解常住人口存量依靠户籍制度改革第32-33页
        4.1.3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增量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第33页
    4.2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户籍制度改革来驱动推进第33-35页
        4.2.1 提高农民落户城镇积极性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第33-34页
        4.2.2 就近流动转移的城镇化特点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第34-35页
        4.2.3 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第35页
    4.3 户籍制度改革依赖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引领第35-36页
        4.3.1 户籍制度改革目标需要围绕城镇化来设定第35-36页
        4.3.2 户籍制度改革措施需要城镇化来改进完善第36页
        4.3.3 户籍制度改革成效需要城镇化来实践检验第36页
    4.4 户籍制度改革对山东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第36-39页
        4.4.1 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第37页
        4.4.2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第37页
        4.4.3 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第37-38页
        4.4.4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8-39页
5 山东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困境第39-51页
    5.1 山东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5.1.1 城镇户口缺乏吸引力第39-40页
        5.1.2 农村权益让进城落户有顾虑第40-41页
        5.1.3 政策差异让落户城镇有门槛第41页
        5.1.4 城中村问题让落户城镇有阻力第41页
        5.1.5 就近就地城镇化作用难发挥第41-42页
    5.2 影响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第42-49页
        5.2.1 农村对富余劳动力的推力减小第42-44页
        5.2.2 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拉力减弱第44-47页
        5.2.3 深化制度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足第47-49页
    5.3 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第49-51页
        5.3.1 农业转移人口存量问题第49页
        5.3.2 小城镇带动效能的问题第49-50页
        5.3.3 盲目追求城镇化率问题第50-51页
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户籍制度改革思路及对策第51-57页
    6.1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第51-52页
        6.1.1 国家层面的部署要求第51-52页
        6.1.2 山东省有关部署要求第52页
    6.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第52-54页
        6.2.1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第52-53页
        6.2.2 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第53页
        6.2.3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第53页
        6.2.4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第53页
        6.2.5 坚持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第53-54页
        6.2.6 坚持宣传发动舆论引导第54页
    6.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工作措施第54-55页
        6.3.1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第54页
        6.3.2 规范完善户口登记管理第54页
        6.3.3 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库第54-55页
        6.3.4 强化宣传和组织保障第55页
    6.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第55-57页
        6.4.1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55页
        6.4.2 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55页
        6.4.3 提升城镇承载力吸引力第55-56页
        6.4.4 强化组织协调和试点推进第56-57页
7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研究
下一篇:温州市区人行道违停管理研究